股份支付准则及其应用探讨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题 目 股份支付准则及其应用探讨 商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班 级 会计071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0-01-08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选题意义 随着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股票期权计划等股份支付形式纳入其薪酬制度中,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专门进行了相应的规范。2006年下半年来,我国先后已有至少150家上市公司相继公布和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发布结束了长期以来股份支付交易缺乏统一会计准则规范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理论与实务的指导,但需要我们的理性思考,因为该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经济背景,在规范上也与国外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准则相去甚远。我国股份支付准则的简单化与模糊性不仅影响了人们对准则的正确理解,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使其无法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甚至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交易最早起源于美国的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此后,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了各种类型的股权激励模式。近年来,随着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交易在各国的广泛应用,准则制定机构也都纷纷致力于股份支付交易方面的工作。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美国FASB于2004年12月发布的修订后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3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SFAS 123(R)),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4年2月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IFRS 2)。该准则明确了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的目标、范围、确认原则等。 早前,对于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问题存在两种主要的观点: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费用观”认为,企业授予股票期权的实质是为了补偿授予对象已提供的、或将要提供的服务,根据配比原则,这个补偿成本的总额要作为费用在授予对象提供劳务的期间计入利润表。“利润分配观”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是使经理人获得企业剩余索取权,成为企业经营风险的承担者,从而更好地激励与约束经理人的行为。他们认为企业经营者作为人力资本要素的投入者,和其他要素所有者一样,具有剩余财产的索取权。因此,在会计处理上也应该采用利润分配的观点。2002年11月7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以股票为基础的薪酬”征求意见稿。2004年2月19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IFRs2)。该准则要求“无论使用哪种薪酬方式,企业要确认相关的费用”,即要求企业将经理人股票价值按公允价值确认为费用。 2、国内研究综述 (1)《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企业授予职工期权、认股权证等衍生工具或其他权益工具,对职工进行激励或补偿,以换取职工提供的服务,实质上属于职工薪酬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股份支付是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因此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进行规范。 (2)确认与计量原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ll号--股份支付》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亦采用费用观和公允价值法,即要求企业对授予经理人的股票期权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权益工具授权日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人相关成本或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 (3)股份支付的方法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准则明确,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