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十个重大科学难题的探讨
《中国科学人》1999 年第10 期 P19-23
一、引言
自从1989 年3 月弗里希曼和庞斯宣布了成功实现“冷聚变”以来,在科技
界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持批评意见者认为是伪科学,病态科学;持温和态度者认
为在室温下实现可观测(d,d)聚变是不可能的。由于它在能源上的可能的巨大应用
潜力,也使得一些国家政府部门参与进来。例如美国的能源部,日本的文部省,
我国的原国家科委现在的科技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都给予了一定的关
注。正如人们普遍感觉到的:从来还没有一个科学问题像“冷聚变”这样引起如
此广泛的长久的争议。(应该补充一句是讲在现代,更为激烈的是还有日心说)
本文想从所谓的“冷聚变”的实质,它的主要产生方式及它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
在来论证它是一种客观的、新的物理过程。它所以有过半个世纪的起伏和以各种
各样的方式和名称出现是因为人们未能抓住它的本质所致。并且从实验现象、太
阳耀斑、“黑洞”、“中子星”、“超新星”、“γ爆”、“软γ重复爆”、“类星体”、及
“磁层亚爆”……相关的科学问题中来揭示这一种新物理过程的实质。对于这个
问题科技界存在一种令人遗憾的局面:冷聚变研究被孤立。正如有的文章评论道
“冷核聚变的研究人员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科研方面的局外人,主流科学家对他们
不予理睬。结果造成了两个科学阵营之间毫无交流,而科学本身因此受到伤害”。
本文作者除了要打破这种隔阂,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促进一下学术争鸣。一位深
受尊敬的著名科学家不久前郑重疾呼:“学术的民主讨论问题必须在我国解决”。
本文下面要涉及的几个问题刚好差不多都收集在新近由118 位科学家(其中中国
科学院院士25 位)编著的《21 世界100 个科学难题》之中,这也是和“主流科
学家”讨论的一个机会。如果说“常温核聚变”、“冷聚变”可以不置一顾,那么
这些写在专著中的科学难题恐怕难以回避。在下面文中涉及的问题,本作者均本
着向一切相关学者求教和切磋的精神提出,望不吝赐教。
二、“电子—离子束缚态及其引发核过程(或核聚变)”假说
本作者提出一种新的物理模型,它的基本点是:
p+e+p 在一定环境下p-e-p 放出~12.5KevX-射线(无核反应)
1
p+e+A 在一定环境下p-e-A 放出~25KeV X-射线
如果A 是稳定核,则无核过程;如果A 核不稳定,是易裂变的,可能有
A 的裂变
d +e+d 在一定环境下d -e-d 放出~25KeV X-射线
并且有比束缚态几率小 104 -106 的(d,d)聚变,这种(d,d)聚变本作者认为
可能就是与热核聚变一致的分支比即
3He n
d+d T p ~0.5
4
He
而且在效应强时有可观测的次级反应:主要有
4
p+n d+ (2.223MeV) d+T n+ He
N N 1
n+ A A …
这个过程的主要特点是:(1)(d,d)聚变是小几率的,“超热”主要来自束缚
态放 X-射线;因为它是低能 X-ray(~12.5Kev, ~25Kev)在介质中容易被吸收转
化为热能;(2 )(d,d)聚变区别于高温、高密度下的外部条件克服库仑排斥力,而
是由电子的库仑力使 d 核有几率产生(d,d)聚变,正是这种机制使这个物理过程
区别于化学反应和一般的热核反应。
这里要分析一下所谓“冷聚变”引起争论的原因:“冷聚变”的争论大致有
两个层次:(1)有无问题,自从1926 年德国科学家潘尼茨和皮特使氢通过烧红
的钯管时会产生氦及瑞典学者坦德贝格(音)用重水作试验产生氦以来,就有否
定意见;后来的前苏联的“奇异水”,西方学者称“聚水”都被当作伪科学和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学能力大赛常见答辩问题汇总2.docx VIP
- 2025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小升初必考题数学检测卷含解析.doc VIP
- 小学人工智能校本课程《会听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教学设计.pdf VIP
- EVE各族战舰介绍及装配.doc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小升初总复习数学精选精练含解析.doc VIP
- 报刊客户的营销方案(3篇).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1).pdf VIP
- 纺织企业(印染厂)全套组织架构、部门岗位职能设计及全套企业管理制度汇编(拿来即用).docx
- 电网物资质量检测能力评价导则(试行).docx
- 贵州省教科院贵州省教育学会教学设计论文评选结果.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