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洞矿井的初步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目 录 1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3 1.1 井田概况 3 1.2 地质特征 4 第二章 井田境界及储量 15 2.1 储量 15 2.2 各种煤柱的损失和计算方法 18 第三章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 3.1 矿井生产能力 21 第四章 井田开拓 24 4.1 井田地质 24 第五章 矿井基本巷道 36 5.1 井筒 36 第六章 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54 6.1 煤层地质特征 54 6.2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55 6.3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69 6.4 采区车场 71 6.5 建井工期与采掘计划 76 第七章 井下运输系统 84 7.1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84 7.2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86 第八章 矿井提升 92 8.1 概 述 92 8.2 主井提升 92 8.3 副井提升 99 第九章 矿井通风及安全 105 9.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105 9.2 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107 9.3 扇风机选型 113 第十章 矿井排水 122 参考文献 127 致 谢 128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1 井田概况 一.井田位置(位于东经112度53分,北纬25度48分) 唐洞矿井是三都矿区南部的一个矿。位于湖南省资兴市区行政区划隶属资兴市管辖。西距市区中心三公里,北去资兴矿务局(或三都镇约7公里)。 二.交通: 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京广铁路许家洞车站,有许三支线经过本矿区唐洞车站。煤炭销售经唐洞车站运往各地公路交通北经安仁至醴陵、长沙;东至资兴、桂东、江西,交通四通八达,尚称方便。 三.地形地势: 三都煤田地形多为高山峻岭。山系走向为东南至南西,八一井东南濒临高山峻岭,西北为三都山间冲积平原。矿内无河流,只有季节性的唐垅小溪,自北而南,溪流一般在6—10月份时,水流中断,在矿区的东南3公里处,有东江河流,水源丰富,可行驶1—3吨木船。 四.气象及地震情况 本矿区及附近地区冬春多雨潮湿,夏秋酷热干燥,气候变化异常,矿内一般从11份至次年4月份末,阴雨绵绵,降雨量较大时为2月份。近几年来,气温偏低,最低气温为零下6—7度。 本矿区不位于地震强烈带,无地震发生。 五.供电及供求 矿区用电主要以鲤鱼江发电厂,三都自备厂形成的电网线路供给。民用水和工业用水是从东江河用管路引入矿区内,改变了煤矿用水较难的状态。 六.矿区内生产情况: 唐洞矿现有二个生产矿井,即八一井和唐一窟井于一九五八年十月份改建井。投产时间为1961年8月,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开拓方式是平峒暗斜井。1980年核定能力为21万吨/年。八一井是1970年8月1日建井,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开拓方式是穿岩斜井,主井井口标高+151m,井底标高-200m,倾角为30度,付井标高+151m,井底标高—200m,倾角25度。目前,两井均突破设计能力,去年全矿井生产能力已经达到72万吨/年。 1.2 地质特征 一.区域地质简述 本区属三都矿区南端的一个生产井田。具有较长时间的生产勘探开发史,因而对该区煤田生成条件,地层划分,构造,归属等等,本区呈“北北东,南南西之单斜构造。”“晚三佚世末期,又产生了轻微的地壳运动,使煤田南北两端升出地面,煤系顶部地层几一煤层被浸蚀”。 二.地层特征: 1.地层及煤系地层: 本采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为石碳系,三佚系,朱罗系,第四系,地层呈不接合接触。 1).石碳系:神龙桥灰岩(C1)深灰色质纯石碳岩,富含方解百脉和蜒蝌,珊瑚之类动物化石,厚度数百米。 2).三佚系:该地层为三都煤田的煤系地层,分为两层。 A出碳垄层:本层位于神龙桥岩之上,呈不接合接触,以灰渴色石英长石中细粒砂岩和砂质为主,本地层为三都煤田第二含煤层。根据钻孔资料及巷道揭露情况,含十一煤层,本地层厚度在148米左右。 杨梅垄层:本层接合于出碳垄层之上,以砂质岩为主是该采区主要含煤地层,共含一煤,二煤,三煤,负三煤,四煤,五煤,可采煤层只有一煤,二煤,三煤,四煤层,本地层厚为69.12米。 3)朱罗系: 该地层由唐垄层(Tt)和茅仙冷层(Jm)组成,它不合于杨梅垄层之上,而唐垄层为煤系地层上标志层,主要以黑白相同的砂质,页岩和灰褐色的中数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厚度为87.04米,茅仙岭层以白色长石中粒砂岩为主,并含植物化石碎屑,厚度为299米。 4)第四系:接合于茅仙岭层之上,以黄土,砂石为主,厚度在5.68米左右。 2.煤层结构特征: 1煤:属复合煤层,由清煤,炭质页岩组成,煤层厚度为2.5米,煤层含硫化铁结亥,本层稳定。 2煤:属单一煤层,结构简单质纯,由镜煤组成,煤层厚度为1.5米,本层稳定。 3煤:属复合煤层,由清煤,炭质页岩组成,煤层厚度约为1.4米,煤层局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