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第 10期 毕 节 学 院 学 报 NO.10,2010
第 28卷 JOURNALOFBHIEUNIVERSITY Vo1.28
(总第 123期) Genera]No.123
论余秋雨散文的排比运用
— — 以 《文化苦旅》为例
李 华
(中南民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文化苦旅》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 ,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
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语言具有华美、豪放 的风格特征。这与余秋雨大量的辞格,比喻、排 比、拟人、拟
物、反 问、对比、反复、夸张、通感等表现力较强的修辞手段的广泛运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此书,我们发
现,余秋雨善用排 比辞格,而且形势多样,紧扣主题,使文章文气贯通,语义连绵。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排 比;《文化苦旅》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059(2010)10-0007—07
著名文化史学家余秋雨先生的 《文化苦旅》一经问世,便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文化散文”
“大散文”的口号随之而 出。作者通过对传统文化 的审视。用委婉俊逸 的文笔,描画了华夏文化艰苦行
进 的历史旅程,文笔滔滔,文采斐然,反映了余先生宽阔的思路与横溢的才情 。 《文化苦旅》像一条长河
穿梭在星光灿烂的中国散文的天空里,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 《文化苦旅》题材
独特,思想深邃 ,视角敏锐,作者寄情山水名胜,追怀和反思中国古代文化,从而探询中国未来文
化的发展方 向。其散文语言气魄宏大,豪放华美,典雅庄重,特别是排比句式的随处可见,更加体
现出余秋雨散文大气的文笔,斐然的文采 ,以及寓新奇于平易,寓诗情于哲理的审美特征。下面我
们将着重从结构形态、修辞功能、风格特征三个方面来研究学习 文《化苦旅》中排比的运用。
一 、 结构形态
余秋雨散文常用排 比句式 ,且具多种结构形态。这些排 比或是铺陈史料 ,或是抒发感情 ,或是
阐述哲理,这就使余秋雨的散文的语言汪洋恣肆,如大浪阵阵时刻震颤着读者的心灵,使读者获得
愉悦的审美体验。
排 比是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 ,意思密切相关 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 ,使 内容和语
势增强的辞格 [11。余秋雨散文中排比形式多样 ,下面做一个简单的分类 :
1、多项结构相似、语义相关的语句的排 比句,我们算作 “一般排比句”。如:
(1)游客各种各样。有的排着队,在静听讲解员讲述佛教故事 ;有的捧着画具,在洞窟里临摹 ;
有的不时拿 出笔记写上几句,与身旁的伙伴轻声议论着学术课题…… (《莫高窟》)
(2)它成了民族心底的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莫高窟》)
(3) 出来,就是要 自由地享用这个宽阔的空间;出来 ,就是要让每个生灵从精神到筋骨都能舒
展 ;出来,就是要让每个个体都蒸发 出自己的世界。 (《白莲洞》)
例 (1)用排 比写出游客们参观莫高窟时的状态。例 (2)用排 比辞格突显莫高窟厚重的文化内
涵和文化积淀。例 (3)用排比说明了纵使洞是先民生态的载体,人类还是要挣脱出来,享受个体生
命 的张扬。
收稿 日期:2010—06—22
作者简介:李 华 (1985一),女,山东烟台人 ,中南民族大学文传学院汉语言文字学O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 7 ·
2、构成排比句的每一项都是辞格 ,即由辞格构成排比句.我们称之为 层“次排 比句”。如 :
(4)它因华美而矜持 ,它因富有而远藏。它执意要让每一个朝圣者,用长途的艰辛来换取报偿 。
(《莫高窟》)
(5)漫天的飞沙 ,难道从未把 它填塞?夜半的飓风 ,难道从未把 它洗干?这里可曾出没过强盗
的足迹,借它的甘泉赖以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