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兰克一赫兹实验现象的理论分析.pdfVIP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现象的理论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21卷第 3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1.21No.3 2003年 9月 JournalofFosh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Sep.2003 文章编号:1008—0171(2003)03—0017-04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现象的理论分析 李 斌 ,赵维义h,谭 鹏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物理系,广东佛山,528000;2.华中科技大学 物理系,湖北 武汉,430074) 摘要:介绍了夫兰克一赫兹实验中炉温、灯丝电压等对 IA- 曲线的影响,得出了这些因素变化时的实验 曲线变 化规律 ,解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总结了减小测量误差的一些方法 。 关键词:夫兰克一赫兹实验 {炉温;灯丝 电压 中图分类号 :04—33 文献标识码 :A 1914年 ,夫兰克和赫兹在研究充汞放 电管的气体放电现象时,发现透过汞蒸气 的电子流随电子的 能量的变化显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同年又拍摄到汞发射光谱的253.7nm谱线 。1920年,夫兰克及其合 作者对原先的装置做 了改进 ,测得了亚稳能级各较高的激发能级,进一步证实了原子内部能量是量子化 的,从而确证 了原子能级的存在 [】]。现在各高校开设的夫兰克一赫兹实验正是利用这一原理来让学生进 一 步加深对能量量子化的理解 ,并了解电子与原子碰撞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微观图像 ,以及影响这个过程 的主要物理因素。但 由于实验因素的复杂性,在实验过程中至今仍有许多实验现象未能得到很好的解 释。本文就在指导学生做该实验中出现的几个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与探讨 。 1 实验原理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 的装置原理图如图 1所示L1]。在图 1中,夫兰克一赫兹管 中充 以被测气体 (如汞蒸 气 、氖气 、氩气等),由于热阴极 K发射电子 ,在阴极K与栅极 之间加反向拒斥电压 ,电子在加速的过 程中与被测气体原子发生碰撞 ,当加速电压值较小时,电子与原子只能发生弹性碰撞 ,当电压值超过或 达到气体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时,电子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 ,电子碰撞后将动能部分或全部传递给被 测气体 ,使其跃迁到第一激发态 ,而电子本身所剩能量就可能很小 ,以致通过栅极后不足以克服拒斥电 场 ,达不到板极 A,因而电流计 中的电流就要显著降低 ,由于原子 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这样得到板的极 电流 ,会随GK之间加速 电压 cx变化而呈现规律性 的变化 ,如图2所示。通过对 IA- 曲线的分析 就可 以测 出被测气体的第一激发电位 ,从而证实 了原子 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 G U 2U 3U 图 1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原理 图 图 2 由夫兰克-赫兹实验得到 的IA-Ve 曲线 收稿 日期 :2003—02—26 作者简介:李 斌 (1973一).女,湖南益阳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与研究。 维普资讯 18 佛 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21卷 2 实验现象及其理论探讨 以汞气为被测气体,采用佛 山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系研制的智能夫兰克一赫兹实验测量仪和 FH一1型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装置 ,通过改变炉温和灯丝电压等 因素,结果会出现下面一些现象。 2、1 峰间距逐渐增大 从理论上看,汞蒸气的第一激发电位 应为一定值,即在 一 c曲线上峰间距应为一定值,如图 2所示 ,但在实验 中却发现峰间距会逐渐增大。 表 1是用智能夫兰克一赫兹实验测量仪的 “自动”档测得的一组实验数据 (灯丝电压为 4V,炉温为 140℃,反 向拒斥 电压 VG一一1.5V)。 表1 不同峰位时的峰间距 当适当改变炉温或改变灯丝电压测量 汞的第一激发 电位时,发现所有 的结果 中 都会出现峰间距逐渐增大的现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