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docVIP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2013学年梅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5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按要求填空。(10分,以回答最好的5道题计分) (1)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 (赵师秀《约客》) (3)子曰:“其‘恕’乎!       ,       。”(《论语》十则)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孟子》) (5)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表达诗人全家欣喜、准备还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词人借用流水比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的词句是 , 。 (7)         ,非宁静无以致远。 2.口语交际。(3分)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已于北京时间11日下午19时公布,中国作家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由此成为诺贝尔文学奖100多年历史上,首位获奖的中国作家,中国人为此欢欣鼓舞,各界人士对莫言获奖纷纷表示祝贺。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听到这个消息后,你想对莫言说些什么?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各项中,对相关名著的评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失街亭”一事。 C.《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母亲。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答。(60字左右,4分) ①请简述“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相关情节。 ②那猴欢喜,叫道:“师父,你请走开些,我好出来,莫惊了你。”这句话出自《西游记》,请概述与此相关的情节。 4.综合探究。(6分) 材料一:西风东渐,洋节流行,成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旧、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2分) (2)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摈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2分) (3)请写出古代诗歌中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连续两句诗句。(2分) 第二部分 阅读能力(55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第5—9题。(18分)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何以效之( ) (2)顾玩所见( ) (3)人病见鬼( ) (4)犹伯乐之见马( ) 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传曰 自见异物 传不习乎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宋之庖丁学解牛 犹伯乐之见马 庖丁之见牛 犹梁肉之与糠糟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 (2)二者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