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页岩性质对孔隙结构和储集性能的影响
R.M. Bustint和A.M.M. Bustin,英国哥伦比亚大学; X. Cui, 弗凯特咨询公司; D.J.K. Ross、Shell Canada;V.S. Murthy Pathi,英国哥伦比亚大学
这篇文章是为2008年石油工程师协会(SPE)页岩气生产会议准备的,此次会议是2008年11月16至18日在德克萨斯州沃思堡市举行。
SPE项目委员会选定这篇文章作为演示稿,以下的摘要就是对这些信息的回顾。文章的目录没有经过石油工程师协会的审查,而是作者认真修改过的。此篇文章不反映任何石油工程师协会官方或成员的立场。没有石油工程师协会的书面同意,禁止对此篇文章的任何部分进行电子复制、发行和保存。对此篇文章摘要的复制限制在300字以内,禁止抄袭图表。摘要必须明显包含对SPE版权的认可。
摘要
含气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对建立原始气量和岩石骨架的流动特征十分重要。孔隙体积、孔隙大小的分布和页岩吸附能力的测定都沿用了煤层气和常规储层的分析方法,尽管这些方法都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在许多页岩中还是有局限性。氦过去常用于测定页岩骨架、颗粒密度、渗透率和扩散系数,相对氦较大的甲烷分子更容易进入泥页岩的孔隙中去。利用气体来测定孔隙或流时,需要在分析中进行吸附较正。由于页岩渗透压力几个数量级都没有把有效压力考虑进去,如破碎渗透率, Hg孔隙度和解吸附作用测定实用性受到限制。
对页岩调查至今,富粘土的岩石具比富有机成因的硅页岩或富碳酸盐页岩更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富含碎屑石英的泥页岩比富有机成因石英的泥页岩具更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因此,简单地知道页岩的矿物成分可能不足以鉴别页岩。大多页岩的孔隙度主要是那些孔隙半径小于10 um的孔隙空间。
许多行业都采用煤吸附方法、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测定来对原地总气量进行定量化分析,这些方法都是在常规储层中发展起来的,它们可能导致本质上的错误。运用于含气页岩的罐解吸法捕获游离、溶解以及吸附气,如果只考虑吸附气,就可能造成原地气量估算高。一个称为MARIO的分析方法,对天然气原地气量测定更加准确,并且能避免与分子组分筛选有关的误差,提供一个对总气量有贡献的吸附气的最大值。
前言
直到最近十年,有关极细粒岩石孔隙结构和流体特征的大多数研究被局制在一些对有效性相对较少的研究中,例如盖层对常规储层作用、核废弃物存储库和烃类运移中的问题(Brace1980;Davis 等1991;Coyne等,1993Osborne等1997;Dewhurst 等1998;Katsube,2000;Yang 和 Aplin2007)。细粒岩石也是一种重要的油气储层,孔隙结构表明气储集能力和在基岩中的流动能力,大多数的天然气储集在这些孔隙中,所以对常规孔隙结构有了一个新的要求。微、中孔地层孔隙结构和流动性研究特别方法原理、样品处理,并准备以及理解这些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由于要求的测量范围接近分子级别,所以测量技术影响着测量结果。在此篇文章中,我们考察了一些相对具有挑战性且独特的问题,这些问题孔隙结构特征的和原地气量以及气页岩流动特性。此外,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形成含气页岩储层的分析样品。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广泛研究过的岩石一般都是含气页岩。这种含气页岩常指任何能存储一定数量有效气体的极细粒岩石,从纯页岩,如密执安盆地的Antim页岩,渐变为致密砂岩圣胡安盆地的Lewis页岩。大多早期定义的含气页岩(如Bustin,2005)论证了气的主要或至少一个有效组分以吸附态是来源于页岩本身。近期对高压、高温和贫有机质页岩(例如路易斯安那州Haynesville 页岩和Horn River盆地页岩)的研究表明:吸附气的组分相对总气量来说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尽管现在还没被证实这些气体不可能完全是来源于页岩本身且可能包含运移所带来的气体,但这个观点已被部分人所接受了。在此篇文章中,我们用气页岩这个概念来指一般意义上的那些极细粒的岩石,这些岩石颗粒都是泥级的,并且其中含有大量具有经济价值的天然气。由于含气页岩地层具有多样性,这样可以推测出不同地层之间的孔隙结构和流体特征也会有差异。此外,由于沉积、成岩作用、构造作用都会导致岩性变化,那么同一地层的孔隙结构、流体特征和机械性质就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研究含气页岩的挑战是值得考虑的,并且到迄今为止我们对这些复杂岩石的了解非常少。
孔隙特征和流动系统
目前,一般用于表征孔隙系统、储气能力和页岩基质流动特性的方法主要是一些专门用于煤和传统储集岩分析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专门针对极细粒物质的孔隙系统研究的方法,如核磁共振光谱仪、磁共振成像和X射线偏角散射,但这些方法目前使用过于昂贵或在常规实验中具有较大挑战(Praod et al.1997;Aksnes et al.,2001;Calo a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