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和栽培展望综合分析说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秋葵栽培技术与栽培展望 姓 名: 田 拓 班 级:园艺0701 学 号: 2007305203466 指导老师: 汪李平 2010年12月10日 黄秋葵栽培技术与栽培展望 摘要:介绍了黄秋葵的生物性状、应用价值、栽培要求和栽培技术,并对黄秋葵作为一种特种蔬菜栽培的将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黄秋葵 栽培技术 栽培展望 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别名秋葵夹、羊角豆,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之后进入美洲地区。黄秋葵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直根性,根深达1 m以上;主茎直立,高1~2.5m,粗5cm,赤绿色,圆柱形,基部节间较短,有侧枝,自着花节位起不发生侧枝;叶掌状5裂,互生,叶身有茸毛或刚毛,叶柄细长,中空;花大而黄,着生于叶腋;果为蒴果,先端细尖,略有弯曲,形似羊角,果长10~25cm,横径1.9~3.6cm,嫩果有绿色和紫红色2种,果面覆有细密白色绒毛,果成熟后木质化不可食;种子球形,绿豆大小,淡黑色,外皮粗,被细毛。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蔬菜。? 1 黄秋葵的主要用途 黄秋葵的营养价值 据测定,每100 g嫩果中还原糖2.11g,纤维1.06 g,粗蛋白2.44g,胡萝卜素0.682 mg,维生素0.2 mg,维生素B2 0.06 mg,维生素C 25.5 mg,钾2mg,钠0.26 mg,钙59 mg,镁36.8 mg,磷46.8 mg,铜0.11 mg,铁0.89 mg,锌0.24 mg,锰0.13 mg,锶0.32 mg,硒2.18 mg。嫩果黏滑的汁液中含有果胶(为可溶性纤维)、牛乳聚糖和阿拉伯聚糖等物质。经常食用具有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保护肝脏、强肾补虚、健胃整肠之功效。由于黄秋葵富含锌和硒等微量元素,还能增强人体防癌抗癌,加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不仅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肤美白、细嫩、防黑。 黄秋葵的药用价值 黄秋葵开花时采收,秋季采根,晒干备用。性寒,味甘辛。有下乳、排脓、通血脉、解疮毒的功效。治疗胃炎、胃溃疡跌打损伤、烫伤、烧伤、便秘、肺热咳嗽。内服常用量10~2克,煎水,外用适量。便秘可以用根煎服,疔、疮、肿毒用鲜叶或种子、捣烂敷。 黄秋葵的观赏价值 黄秋葵植株高大,黄秋葵花果期长,花大而艳丽,花有黄色、白色、紫色,每天以节而开,一直开到顶端。可以在小区、庭院中成排栽植,开花时繁花似锦,绚丽迷人;也可以花坛园林作背景,用黄秋葵进行装点,气派不凡。 2 黄秋葵的栽培技术 2.1 黄秋葵的栽培环境要求 2.1.1温度   黄秋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当气温13,地温15左右,种子即可发芽。但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为25~30。月均温低于17,即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开花少,落花多。26~28适温开花多,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 2 水分   黄秋葵耐旱、耐湿,但不耐涝。发芽期土壤湿度过大,易诱发幼苗立枯病。结果期干旱,植株长势差,品质劣,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光照   黄秋葵对光照条件尤为敏感,要求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应选择向阳地块,加强通风透气,注意合理密植,以免互相遮荫,影响通风透光。 土壤   营养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不择地力,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较宜。肥料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需磷钾肥较多。但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开花结果延迟,坐果节位升高;氮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而影响开花坐果。栽培季节  黄秋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 整地作畦   黄秋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壤土较宜。冬前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每公顷撤施腐熟厩肥7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0千克,混匀耙平作畦。露地栽培多用两种方式:其一,大小行种植,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畦宽200厘米,每畦4行,株距40厘米;其二,窄垄双行种植,垄宽100厘米,每垄种两行,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畦沟宽50厘米。若在田边、道旁、河边单行栽植,株距60厘米,每穴3株,通风透光,便于管理。 2.2.3播种育苗  (1)直播法 黄秋葵多行直播。播前浸种12小时,后置于25~30下催芽,约24小时后种子开始出芽,待60%~70%种子破嘴时播种。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穴深2~3厘米。各地应在终霜期过后,适时播种,先浇水,后播

文档评论(0)

大吧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