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勃利县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析勃利县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 口 张培君 赵金波 水土保持是保护生态环境 ,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的 年径流达200毫米。每年降雨集中在6~9月,降雨历时短, 重要手段,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业 。土壤是一 强度大 ,易形成地表径流,从而引发面蚀和沟蚀 。同时, 种十分宝贵的 自然资源 ,在 自然条件下,生成 l厘米厚的 春秋两季冻融交替,地表或裸露母质膨胀产生松动崩解 , 土层平均需要 120~400年的时间。水土流失问题引起了 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坡面上 ,由于表土融化 ,底土冻 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联合国已将水土流失列为全球三大环 结,形成一个临时不透水层,地表面融化雪水不能下渗 , 境 问题之一。 崩解的表土被融雪径流侵蚀。 一 、 勃利县水土流失现状 2.地形地貌。一是靠山小流域的地貌以丘陵漫岗为主, 黑龙江省勃利县双河镇靠 山小流域属勃利西部丘陵 地面起伏较大,微地形复杂,易产生径流洪水。二是相对 漫岗中度水蚀治理区,水土流失严重,现有水土流失面积 高差大,最高点高程382.5米,最低点高程 170米,相对 500多公顷,占流域总土地面积的57.21%。弱轻度侵蚀 高差为212.5米。三是垦殖系数高,坡耕地比例大 (坡耕 面积 57.25公顷,中度侵蚀面积 158.05公顷,强烈侵蚀面 地占耕地总面积的81.47%)。在相同条件下,因坡长坡陡, 积97.44公顷,极强烈度侵蚀面积 36.36公顷,剧烈侵蚀 降雨后极易形成径流,从而增强冲刷 ,加重土壤侵蚀。 面积 184.75公顷。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蚀 ,其形态表 3.土壤。靠山小流域的土壤 以暗棕壤 、黑土为主。 现为坡耕地的面蚀和侵蚀沟的沟蚀,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 土质疏松 ,团粒结构差,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坡面和坡顶 坡耕地、侵蚀沟、荒地疏幼林中。流域内侵蚀沟发育沟道 主要是活动沙质暗棕壤和白浆土,部分侵蚀沟切入基岩, 纵横 ,现有大型侵蚀沟 12条,均为发展沟,总占地 32.84 成土母质为岩石半风化残积物,在沿河低洼地存有黑土和 公顷,沟壑密度为每公顷1.65公里。经土壤侵蚀模数核定, 草甸土,成土母质为沉积物或冲积物。土质疏松,团粒结 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ArcGIS为运算平台,逐地块提取侵 构差 ,表土层薄 ,在大雨、暴雨条件下,极易被地表径流 蚀图斑背景要素 (面积 、坡度 、植被 、土地利用、土壤), 冲刷分散,产生水土流失。 纳入黑龙江省土壤流失议程 (公式A=RKLSCP)对侵蚀模 三、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数进行数学推导,计算后得出,勃利县靠山小流域侵蚀模 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 数每年每平方公里 l892.95吨,年土壤侵蚀量 1.77万吨。 想,依据小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 二、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 合当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 ,按照水土流失发生发展 (一 )人为因素 的规律,及治理效益最大的基本原则,贯彻 “预防为主, 靠山小流域人为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是加剧水土 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 ,注重效益” 流失的主导因素。 的水土保持方针 ,以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以提高 1.利用方式不合理。长期 以来,种植作物重无机轻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配置各 有机,重用地轻养地的掠夺式生产 ,使土壤肥力和有机质 项治理措施。同时要做到上下兼治、沟坡同治,植物措施 、 含量下降,耕地结构遭到破坏,抗蚀抗冲性、蓄渗水性降 耕作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并举,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