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华师大版第5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1.pptVIP

2013华师大版第5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一单元 天朝的危机 第2课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1246 人均934.5便士 14600人 洪都拉斯 1 人均0.75便士 3.6亿 中 国 比 例 棉纺织品消费量 人 口 国 名 *修约的目的: 扩大市场和侵略权益 自从条约签订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改。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力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1854年英国《克勒拉得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修约的目的: 扩大市场和侵略权益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中英南京条约》 “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 ——《中美望厦条约》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列强的“修约”要求: 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如这一点作不到,则。 二、争取扬子江(从中国江苏省扬州以下至入海口的长江下游河段的旧称)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省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 三、实行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四、规定不得在外国进口的货物上,和为向外国出口而购买的货物上,课征内地税或子口税。 七、争取英国国主得有一位代表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节在北京朝廷。 (1854 年 2 月 13 日(咸丰四年正月十六日)於伦敦外交部)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 1 卷,附录(十六),页 764—769。 *修约的结果: 四处碰壁 挑起战争的借口: 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 *修约的目的: 扩大市场和侵略权益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1854年的四月,英国的公使包令就联合了美、法两国驻中国的公使,向清朝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发出照会,要求重新缔结条约,但是这样一种要求被拒绝了。拒绝之后,又在半年里面,三国公使又先后到上海和天津等海口,要求变通条约,总归还是进行这种修约的交涉。到了1856年的夏天,《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已经届满十二年,所以英、法、美三国的公使再次到了广州,进行第二次关于修订条约的这样一些活动。6月份,三国公使就会晤了当时的两广总督叶名琛,要求他代奏,向清廷发出奏稿,要求他的中央政府能够派员,来进行关于修约的这样一些谈判。但是所有的三国政府的努力,都没有取得成效,也都没有结果。所以到10月份的时候,英国就决定制造一个借口,挑起事端,准备诉诸武力。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列强决定诉诸武力,英国在中国海域集结兵力,做好了发动战争的准备。还在第一次修约活动失败之后,西方列强就曾经想乘当时太平天国起义的这样一个机会,在谈判不成之后,就要向清廷诉诸武力。当时的英国驻华公使包令就报告了本国的政府,提出来说只有使用武力,才可以达到全面修订条约的这样一个目的,于是他就要求政府能够派军队到中国来。美国驻华公使麦莲也同时建议美国总统,他说如果修约的要求遭到了拒绝,就应该“联合三国来船封锁白河、长江、闽江,同中国作战”。就是美国公使也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在1856年的2月,当时的英国、法国和沙皇俄国,他们签订了和约,因为这个时候在19世纪50年代的中叶,当时英、法和沙皇俄国发生了战争,这就是所谓的“克里米亚战争”,双方打起来了。那么在1856年2月的时候,英、法和俄国签订了和约,结束了克里米亚战争,就结束了他们彼此之间的冲突。于是英法就可以抽出精力,也可以集中精力于东方。那么英国在中国的海域集结了大量的军舰和登陆部队。到了秋天的时候,英国已经做好了发动战争的一切准备。那么既然他发动战争的决心已经下了,那么借口就很容易找了,找到一个借口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个就很不费劲,于是他们都各找了一个借口,就是发动战争的借口。英国找的这个发动战争的借口,就是所谓的“亚罗船事件”,或者叫“亚罗号事件”,法国找的这个发动战争的借口,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英军炮轰广州,揭开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序幕。在1856年的10月8日,有一艘船叫做“亚罗号”,那么这是一艘走私船,它从珠海驶入到广州的黄埔港,那么这个船靠岸之后,当时清朝的广东水师官兵就来到了船上,并且逮捕了两名海盗,还有有嫌疑的10名水手。那么这艘船,它的船主是中国人,叫做方亚明,事情又发生在中国的港口,就是广州黄埔港。所以我们说,这个事情来讲,纯属是中国内政,和英国本来就是没有关系的。当然,那么英国人为什么拿这个事情来作借口呢?就是说这艘船曾经在185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