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县急救体系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县中医院院内
项目性质:新建、设备购置
项目建设单位:**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局
建设法人代表:管吉峰
一、项目背景
**县中医院于1985年在浩迈中心卫生院的基础上改建成立,经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培训、急救、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的“二级”甲等医院并初具规模。随着**县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县中医院目前的医疗环境与之极为不协调。由于各种原因,**县中医院急救设施仍严重缺乏,设备条件太差。整体布局零乱、欠缺,缺乏统一规划,使得急诊病人不利于就诊医疗。
二、编制依据
1、**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县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省规划和改革委员会《规划意见书》
3、国家、**省项目建设的相关文件
4、《急救中心建设标准》(2008年)
5、项目单位提供的项目基础资料
三、主要结论
本项目符合**县“十一五”期间卫生规划发展,在现址建设本项目符合国家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政策,对**县未来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县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医院目前医疗设施不足、布局不合理、就医患者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得以解决非常必要。
建设内容:本次项目拟建设2层框架结构急救指挥中心1座,建设停车场及相关服务设施,装点楼前绿地公园,在主楼和裙房周围种植花木,安排立面攀缘植物,创造立体绿化空间。县城配备救护车7辆。全县共有青石嘴镇中心卫生院、青石嘴镇大滩卫生院、皇城乡卫生院、苏吉滩乡卫生院、麻莲乡卫生院、北山乡卫生院、阴田乡卫生院、泉口镇泉沟台卫生院、泉口镇旱台卫生院、东川镇中心卫生院、东川镇克图卫生院、仙米乡卫生院、珠固乡卫生院、西滩乡卫生院共十二个乡镇十四所卫生院,所有卫生院急救医疗体系尚未完善,计划各配备转运车1辆。
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序号 地点 单位 建设内容(设备) 数量 备注 1 急救指挥中心 m2 2层框架结构 792 辆 救护车 7 2 青石嘴镇中心卫生院 辆 转运车 1 3 青石嘴镇大滩卫生院 辆 转运车 1 4 皇城乡卫生院 辆 转运车 1 5 苏吉滩乡卫生院 辆 转运车 1 6 麻莲乡卫生院 辆 转运车 1 7 北山乡卫生院 辆 转运车 1 8 阴田乡卫生院 辆 转运车 1 9 泉口镇泉沟台卫生院 辆 转运车 1 10 泉口镇旱台卫生院 辆 转运车 1 11 东川镇中心卫生院 辆 转运车 1 12 东川镇克图卫生院 辆 转运车 1 13 仙米乡卫生院 辆 转运车 1 14 珠固乡卫生院 辆 转运车 1 15 西滩乡卫生院 辆 转运车 1 第二章、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县位于**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7°03′11″~37°59′28″,东径100°58′28″~102°41′26″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辖。从北至东与甘肃省河西走廊相邻,南与本省互助县、大通县接壤,西靠祁连县、海晏县。全县东西长156.24km,南北宽103.99km,土地总面积为6902.26km2。全县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高、中间低,形成祁连山、浩门河、达坂山为主体的山川相连和河谷相间的东西长南北短的门源盆地,全县海拔在2388~5254m之间,由于深居内陆,是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县域内矿产资源、水利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1、人口现状
根据2010年**县统计资料,全县总人口15.3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13万人,城镇人口2.3万人,是回族自治县,主要有汉、回、藏、土、蒙、撒拉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0%。 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6%。
2、社会经济
近年来**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3395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144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1398万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54409元,增长31%。
二、门源中医院现状
1、医院基本情况
**县中医院于1985年在浩迈中心卫生院的基础上改建成立,经多年来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培训、急救、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二级”甲等医院并初具规模。医院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业务用房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现设有住院部和门诊部,内设药械科、内儿科、妇产科、 外科、B超、心电图室、放射科、化验室、手术室、五官科、针灸理疗科、预防保健科等科室,承担着全县15万群众及周边地区2万群众医疗服务及辖区9个行政村的预防保健工作。医院拥有住院病床88张,门诊观察病床40张。
2、医院现有救急设备及人员
目前,医院拥有救护车两辆、巡回医疗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