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弥渡县的旅游业起步较晚,2001年全县接待游客95026人次,其中外国游客8人次,旅游总收入504万元人民币。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资源初步开发:弥渡县旅游资源类型较多,目前已开发建设了东山国家森林公园,形成了吃、住、游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天生桥风景名胜区的寺观等古建筑基本得到修复,并进行了一定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铁柱庙中院、后院进行全面维修,对后院进行完善维修,基本恢复了明末清初的建筑风貌;在县城修建了双龙公园和花灯广场;开发了密祉花灯节;还开发了同紫园等休闲度假设施。
注意塑造旅游形象:弥渡县以“唱响小河淌水,跳红弥渡花灯”为主线,以唱响一首民歌——《小河淌水》、舞好一把扇子——弥渡花灯、宣传好一棵柱子——南诏铁柱、开发好一座名山——太极灵山、弘扬一位民族英雄——李文学、收集好一份资料——白子国白崖城历史为主要内容,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树立弥渡形象。先后制作发行了VCD歌碟、专题片,提高了弥渡的知名度。
旅游设施有所改善: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各级具有接待功能的住宿设施13家,其中2星级饭店1家,涉外饭店3家;主要购物商场4家,集中在县城;国内旅行社1家
大理实施建设旅游强州战略是弥渡加快步伐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机遇:大理州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力争在2015年把大理建设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中的旅游强州,逐步把大理州建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弥渡县作为大理旅游区不可或缺的部分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是全州旅游业发展大局的需要,加快发展弥渡旅游业已是刻不容缓。
弥渡县旅游业在实施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中将获得加快发展的机遇:弥渡县旅游业的发展已列入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政府的扶持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将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弥渡县旅游业正面临加快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
第二章 旅游资源结构及评价
一、旅游资源结构分析
(一)旅游资源类型结构
参照国家旅游局制订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1992),结合弥渡县的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对弥渡县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归类如下:
类型丰富,分布较广:弥渡县旅游资源在类型构成上包括2个大类,8个亚类,32个基本类型,209个(处)旅游资源实体。
自然与人文资源皆具,资源实体数量相当:在类型上,人文旅游资源涉及21个基本类型,而自然旅游资源涉及11个基本类型。从亚类数量看人文景观资源所占比例较大,但从单体数量分析,自然旅游资源实体102个(处),人文景观资源实体107个(处),自然旅游资源实体与人文景观资源实体的数量基本接近。
基本资源相对集中:自然资源多集中于“山岳”(35处)、“泉”(24处)、古树名木(15处)等基本类型;人文旅游资源多集中于古遗址(11处)、古建筑(包括宗教与礼制建筑、楼阁等,共31处)、民俗风情(16种)、地方特产(15种)等。弥渡县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这一归属趋势,使其资源构成组合呈现出:“山林泉水+古迹古建+特色文化”的特色搭配,为弥渡县选取旅游资源的开发层次和开发方向奠定了较好的资源基础。
人文旅游资源特色明显,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弥渡的文化类旅游资源中,地方音乐,民歌、花灯特色极为明显,弥渡花灯享誉全省,《小河淌水》唱响中外,南诏铁柱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旅游资源空间结构
1、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分布密度:弥渡县9个乡镇都有旅游资源分布,但其数量及类型有所差别,资源分布的密度对比度上,全县由北向中再到南,旅游资源实体数量呈现从“密集”到“较密集”再到“相对疏朗”的变化趋势。北部地区包括红岩镇、新街镇、弥城镇、太花乡,有旅游资源实体74个(处);中部地区包括寅街镇、密祉乡、苴力镇,有旅游资源实体64个(处);南部地区包括德苴乡、牛街乡,有旅游资源实体41个(处)。
资源特征:北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富集程度相对较高,人文内涵相对厚重,区内有县内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南诏铁柱及国家级森林公园——东山森林公园,有特色明显的天生桥风景名胜区,大坝水库等,同时弥城镇又是弥渡县的游客集散中心,开发条件相对较好;中部地区旅游资源特色明显,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花灯、民歌品位高,《小河淌水》是有“东方小夜曲”之称的世界民歌极品,太极顶是一处具有综合功能的景区,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南部地区范围较大,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分散,但该区自然韵味浓厚,让人们更能感受到回归自然的趣味,牛街李文学起义军帅府旧址、天生营彝族农民起义遗址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2、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
红岩旅游资源片区:包括红岩镇和新街镇,是弥渡县主要的休闲度假区,域内人文景观相对丰富,距集散中心弥城镇较近,道路交通方便,可作为县域内的次级资源开发区。
弥城旅游资源片区:包括弥城镇和太花乡,区内的文物古迹分布较为集中,旅游资源具有类型多、级别高的特点,应成为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