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项目可研报告.doc

某某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新建项目可研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XX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 (二)项目选址:XX县龙城镇三里庄路北 (三)项目承办单位:XX县民政局 (四)项目性质:新建 (五)项目法人代表:蒋武 (六)可研编制单位:XX县工程咨询研究所 二、项目编制依据及范围 (一)项目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民政部关于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北京市儿童福利院重要指标精神通知》(民函[2006]175号); 3、《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4、《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二)研究范围和内容 本报告依据国家及地区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批复精神,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及方案、建设条件、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社会效益及项目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方面逐一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单位、政府投资主体提供决策参考,并根据以下原则对该工程的建设可行性进行研究: 1、依据XX县的整体规划,满足XX县发展需要; 2、因地制宜,结合XX县地形特征,合理安排,建设XX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满足安置三无、五保人员、残疾人康复及培训就业的需要; 3、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4、满足环境保护和成本节约要求; 5、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给排水规划、电力设施规划,科学协调,合理布置。 三、项目单位简介 XX县民政局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担负着救灾救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老龄工作、社会福利、社会事务、基层政权建设、区划地名、社团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双拥、优抚、安置、儿童收养管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社会捐助、婚姻登记、殡葬管理等主要职责。全局共有干部职工36名。近年来,全局干部职工始终以创建基层满意的县直部门为载体,按照“五好”目标要求,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仅2009年,XX县民政局被全国万家图书援建万家社区读书活动组委会评为“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单位”;民政部评为“全国贯彻实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先进单位”、“2009年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示范县”; 省民政厅评为“2008年度全省民政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市民政局评为“2008年度信息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上半年全市民政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全市民管工作先进集体”;县委县政府评为“2008年度招商引资工作优质服务单位”、“ 2008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三等奖”、“2008年度全县十八项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度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四、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及融资方案 (一)建设规模及内容 XX县社会福利中心用地15亩,总建筑面积4084平方米,设计床位100张。其中:居住主楼3500平方米,包括公寓楼、多功能活动室;附属用房建筑面积584平方米,包括洗衣房、浴室、锅炉房、厨房、餐厅、文化体育健身娱乐室、厕所等。项目总投资600万元。 (二)融资方案 项目总投资600万元,争取中央投资48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120万元。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XX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县域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辖23个镇乡,257个行政村。总人口140万人。全县共有“三无”人员1000多人。 近年来,为妥善安排好“三无”人员生活,我县将特殊困难“三无”人员安置在各乡镇敬老院,与五保户共同集中供养,对关爱“三无”人员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乡镇敬老院撤并。又将全县各敬老院“三无人员”统一供养在县光荣院,悉心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这一做法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称赞,同时也引起县内外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目前,我县需供养“三无”人数多,集中供养能力有限,还有相当一部分“三无”人员申请入住福利院,但当前的发展现状,远远不能满足供养“三无”人员的需要和适应新形势下发展要求,严重制约着我县福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需要。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建XX县社会福利中心,是切实加强“三无”人员救助工作的体现,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孤儿失去了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怜爱,是最困难的社会群

文档评论(0)

zantpent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