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本底调查可研报告.docVIP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本底调查可研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申报材料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资源本底调查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6-2007)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二○○六年八月 项目名称: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本底调查 实施单位: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法人代表:才嘎 咨询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资质证书: 资格等级 甲级 证书编号 工咨甲2032101002号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本底调查 1.1.2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 实施单位: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法人代表:才嘎 1.1.3项目主管单位 青海省林业局 1.1.4项目性质 生态公益项目 1.1.5项目建设宗旨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方针政策,以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全面掌握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原湿地资源本底,在此基础上对可可西里高原湿地资源做出科学的评价,并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充分发挥可可西里高原湿地资源在三江源地区和整个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的涵水作用。 1.1.6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对保护区内高原湖泊、冰川、河流、沼泽等湿地资源的本底调查,掌握可可西里高原湿地资源的全部信息,在此基础上做出资源评估,省报国际重要湿地,做出详尽的保护规划,切实保护好可可西里高原涵水生态系统,维护三江源地区和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 (2)具体目标 ①完成保护区内所有湖泊的面积、深度、蕴水量调查和所有冰川面积分布及储冰量; ②完成保护区内沼泽草场的面积、分布、涵水量调查; ③做出保护区内湿地资源的综合评价; ④制定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寒湿地保护规划。 1.1.7项目建设地点与范围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玉树州西北部,介于东经89°25′~94°05′,北纬34°19′~36°16′,总面积为450万 hm2,为我国第三大自然保护区。北以昆仑山为界,西北至西以省界为界,南以格尔木市管辖的唐古拉山乡界为界,东至青藏公路109国道。 1.1.8建设期限 建设期限为2年,即2006~2007年。 9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1.参加项目的人员进行培训工程,60天。 2.设施设备配套工程: 1:10万地形图3套(每套52张),计156张,包括2套野外工作图和1套室内工作图;求积仪4个;卷尺、直尺、量杯、铅笔、纸张、PH试纸、尼龙绳等工作用品;活动帐篷两顶,马脊梁帐篷2顶;橡皮艇6条(含备用2条);灶具4套(含备用2套);汽车配件等。 3.野外考察工程:分2个考察组,考察时间200天。 4.室内工作工程:含野外考察的整理、汇总、分析和评价;申报国际重要湿地的基础工作;可可西里高原湿地资源保护规划的制定和论证。 1.1.10投资规模 经估算,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本底调查项目投资为2369300元。其中设施设备602920元,其它1766380元,按项目内容分,前期费用50000元、人员培训60000万元、野外调查1779300元、后期工作480000元。 1.2报告编制主要依据 1.《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国家林业局,2001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令167号; 3.《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原林业部,1985年; 4.《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1.3结论 可可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偏北,昆仑山以南、唐古拉山以北,东部通常以昆仑山口至唐古拉山口间的青藏公路为界,西部则以青、藏两省区的行政界线为界,但在地貌上则与藏北的羌塘高原直接连通或为其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5000 m以上,是青藏高原上的平台和核心部分。该地区因地势高亢,气候、水文、地理等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尤其是气压低,氧气不足,温度低,冻土、沼泽广布,交通十分困难,人迹难至。迄今仍为无人区。因此,在这一广阔的高原平台上至今保存了自晚第三纪青藏高原隆升以来最完好的原始地貌景观、演变痕迹和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研究高原隆升、环境变化及其对生物发展、变化、新物种产生和进化等问题的理想场所,该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研价值。特别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可可西里地区的主体,可可西里保护区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是我国第一个为保护藏羚羊而设置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不但珍稀物种丰富而且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保护区在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和生态探险旅游等方面将具有不可替代的科研、生态和经济

文档评论(0)

wordg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