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性.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织病理】 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楔形增生,棘层不规则肥厚,表皮突呈锯齿状,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上部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致密带状浸润,真皮乳头层可见红染的胶样小体及噬黑素细胞。临床所见Wickham纹,为表皮颗粒层楔形增生所致。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皮损特征、好发部位、黏膜损害及组织病理改变可以确诊。本病应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银屑病、二期梅毒疹鉴别。黏膜损害应与盘状红斑狼疮、二期梅毒黏膜白斑、口腔天疱疮等疾病鉴别。 【治疗】 1. 一般治疗 治疗体内其它慢性病灶,禁食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避免热水、肥皂刺激和搔抓,解除精神紧张。 2. 全身治疗 ①抗组胺制剂及镇静剂:用于剧烈瘙痒者;②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泛发型扁平苔藓,如泼尼松,40~60mg/d,口服,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③氯喹,0.25g/次,2/d,口服,两周后改为0.25g/d; ④维A酸制剂:阿维A脂,成人剂量0.5~1mg/(kg·d),分2~3次口服,最大剂量不超过75mg/d。阿维A酸,成人剂量10~30mg/d,随餐服用,均需注意副作用; ⑤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糖皮质激素及其他药物治疗不敏感病例,如硫唑嘌呤,25~50mg/次,2/d。环孢素,成人剂量12~15mg/(kg·d),饭前服,1~2周后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5~10mg/(kg·d),或3~5mg/(kg·d) 静滴。也可用他克莫斯或雷公藤多甙; ⑥免疫调节剂:如胸腺素,10mg/次,肌注,2~3/周。转移因子,1~2u/次,1~2/周,肌注或皮下注射。左旋咪唑,50mg/次,3/d,每周连服3天。 3. 局部治疗 糖皮质激素霜剂、酊剂和硬膏。也可选用0.05%~0.1%维A酸制剂。5%水杨酸制剂。口腔损害可用复方硼酸液或碳酸氢钠液漱口,外用金霉素甘油或0.1他克莫司亲水性凡士林软膏,2/d,连用4周,对顽固性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疗程约8周。4. 物理疗法 光化学疗法(PUVA)、WJP99型(WUV-N)系列光治疗机照射、液氮冷冻疗法、氩离子激光。二氧化碳激光、浅层X线治疗、放射性核素32磷、90锶均有效。 本章内容主要是一组以红斑丘疹或红斑丘疹鳞屑为主要特征的皮肤性病。 第十三章 红斑丘疹鳞屑性 皮肤性 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又称多形渗出性红斑,是一种以多形性皮疹和虹膜样损害为特征的急性渗出性炎症性皮肤性病。 【病因】 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机体对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过敏反应。其中感染因素有细菌、病毒、真菌、原虫、支原体。食物因素有鱼、虾、肉类及啤酒等。物理因素有日光、寒冷、放射线。 第一节 多形红斑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春秋季节,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可有全身症状和黏膜损害,皮疹呈多形性对称性分布。按皮疹特点,临床分三型。 1. 红斑—丘疹型 2. 水疱—大疱型 3. 重症型 又称Stevens-Johnson综合征,本型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虹膜样损害)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和好发部位、皮疹多形性损害,并具有典型的虹膜样皮疹, 可诊断。本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 冻疮 2. 二期梅毒疹 3. 红斑狼疮 4. 大疱性类天疱疮 【治疗】 治疗以去除病因,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防止感染为原则。 1. 全身治疗 轻症者可服抗组胺类药、维生素C、钙剂。 2. 局部治疗 ①皮肤护理:红斑—丘疹型外用炉甘石洗剂。②黏膜处理:眼部加强护理,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外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 银屑病(psoriasis) 是一种常见的以表皮增生为特征的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性病。本病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差异较大,与种族、地理位置、环境等因素有关。 第二节 银屑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银屑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遗传、感染、内分泌、免疫、神经精神因素等。 1.遗传 遗传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2. 感染 寻常型点滴状银屑病患者常因链球菌性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抗“O”亦增高。 3. 免疫 银屑病有明显的免疫学异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亢进。 4. 神经精神因素 5. 其他 寻常型银屑病(束状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