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秦亩产新考——兼析传世文献中的相关亩产记载.pdfVIP

秦亩产新考——兼析传世文献中的相关亩产记载.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亩产新考 兼析传世文献中的相关亩产记载 吴朝 阳 晋 文 (南京大学数学系 210093;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210097) 内容提要 :研 究战国秦汉的亩产,以往都受到三大 问题 的困扰 ,即各地度量衡 不一致 问 题、文献记载数据的可信性 问题和粮食堆密度的推定问题。但新的出土文献为解决这三大 困扰提供 了比较充分的条件 。根据商鞅方升、云梦秦简、张家山汉简、岳麓书院秦简等,可 以算得秦 国 “石”的容积约为20215毫升。但在衡量 口粮 时,“石”却不是 “十斗粟”的意思, 而应当是 “十斗粝米”,并 由此推算 出粟和粝米的堆密度约为0.6356克 /毫升和 0.750克/ 毫升。而分析北大秦简等记载 的 “三步一斗”,再结合银雀 山汉简等资料 ,则可 以推算 出秦 国粟的最高亩产。在此基础上 ,亦可厘清传世文献关于亩产记载的诸 多问题。结论是:战 国后期泰国官方认定的粟的最高亩产为每市亩约295市斤,战国后期至西汉前期 “中田”粟 娟亩 产约为 177 关键词 :秦 亩产 石 三步一斗 传世文献 先秦两汉时期的粮食亩产是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数十年来 ,对战国至秦汉 时期的亩产研究一直是经济史学界 的一个热点,已发表 了众多论著。但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论著对 亩产的估计值差异非常之大。其 “低产论”者估计的战国秦汉亩产仅为每市亩 70市斤左右 ,④ “高产 论”者估计每市亩可产 250市斤以上,②而观点折衷者的估计则在每市亩 100市斤至 140市斤之 间。③ 学者们推算战国秦汉的粮食亩产主要根据传世文献 中的记载 ,但传世文献关于粮食亩产的记载 数量既少 ,有些数据间又相互矛盾 。这些记载有的可能来源于战国时期 的秦 、齐、楚等度量衡不同的 国家 ,因而诸记载 中的 “亩”究竟为百步之 “小亩”抑或 240步之 “大亩”,“石”为 “小石”或 “大石”,甚 或重量之 “石”,大多难以得到确证。可以毫不夸张说 ,对这些度量衡记载的不同解读 ,乃是其亩产估 计高低不同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传世文献 中有些重要的亩产数据出 自政论家之 口。但 由于政论 家可能因为政治 目的而有意歪曲事实,这些亩产数据可能并不真实 ,因而学者们对采信其 中哪些数 据亦看法各异。这是造成诸多学者对亩产估计高低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此外 ,当时一斗粟的重 本文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史项 目研究成果 。 ① 马大英、赵德馨、杨际平等先生为 “低产论”者 。详见马大英 《汉代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3年版,第 43页;赵德 馨等 《汉代的农业生产水平有多高——与宁可同志商榷》,《江汉论坛》1979年第 2期;杨际平 《从东海郡集簿)看汉代 的亩制、亩产 与汉魏 田租额》,《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 2期。 ② 李根蟠先生认为,“战国时代的粮食亩产量已逐步达到每周亩二大石的水平”,此为每大亩 8O斗,属 “高产论”,而吴慧先生 的秦汉亩产估计值则达到每市亩264斤。详见李根蟠 《从银雀山竹书 (田法)看战国亩产和生产率》,《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 吴慧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 出版社 1985年版,第 194页。 ③ 宁可、张泽咸与郭松义、胡戟、周 国林、于琨奇等先生可划为 “中产论”者,他们对秦汉间粟亩产的估计值分别为每市亩约 140 市斤、约 100市斤、117市斤、120市斤、112市斤一l17市斤。详见宁可 《汉代农业生产漫谈》,《光明日报》1979年 10月4日;张泽咸、 郭松义 《略论我 国封建时代的粮食亩产》,《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3期;胡戟 《从耕三余一说起》,《中国农史》1983年第4期;周 国林 《关于汉代亩产的估计》,《中国农史》1987年第3期;于琨奇 《秦汉粮食亩产量考辨》,《中国农史》1990年第 1期。 · 38 · 秦亩产羝考 量究竟应是多少 ,亦即粟的堆密度到底应该多少?由于采用 的数据互有出入 ,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了估计亩产量的差异。总之 ,传世文献 的度量衡 问题 ,数据可信性 问题 ,以及粮食堆密度的推定 问 题 ,是造成学者们对战国秦汉亩产众说纷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