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事一议”制度效力的理论与案例分析.pdf

农村“一事一议”制度效力的理论与案例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方经济 2009年第2期 农村 “一事一议制度效力的理论与案例分析 涂圣伟 内容摘要 借助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文章从公共物品投票决策、资金约束和 管护搭便车三个角度,综合分析了农村 “一事一议”制度的效力。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存在制度设计 缺陷和实施环境限制,“一事一议”制度在当前难以成为我国农村社区公共物品有效的供给制度,甚 至可能会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一个制度 “陷阱”。进一步完善 “一事一议”制度,需要规范议事内容 和程序、调整筹资上限标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及公共物品管护制度。 关 键 词 “一事一议”制度 税费改革 投票 JEL分类:[772,H41,H42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249(2009)02 _()0r7 一 引言 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一直处于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并存的困局中。乡镇 “吃饭财政”很难有效肩负起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担,许多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已经基本陷于瘫痪。取 消农业税后,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契约化,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责任开始逐步向农村社区转移, “ 一 事一议”作为税费改革的配套制度由此被确立并广泛推广开来。以决策 自主性为特征的 “一事一议” 制度,从本质上赋予了农村社区在公共物品供给一I-_的自主权力,制度设计者期待利用村庄 自主 自治能力, 来实现社区内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但从 目前的实践看,“一事一议”制度的实施并没有达到制度设计者 的初衷。中国农村许多地区虽然实施了 “一事一议”制度,但商议成功并真正赋予实施的事情很少,远不 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社区公共物品的增量需求。 “一事一议”制度作为后税费时代中国农村社 区公共物品供给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其有效性和适应性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新农村建设的成 败。如果该制度失效,或者制度效力难 以破解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局,在农民需求不断增长且供给缺位 的情况下,农民负担会有重新加重的可能,那么,以减轻农民负担为 目标取向的农村税费改革就无法走出 “黄宗羲定律”怪圈。因此,对 “一事一议”制度的本质 内涵和实践效力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现实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制度安排,“一事一议”制度并没有受到学界和实践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国外 与 “一事一议”制度相关的研究文献很少见,在可见文献中,DeGorterandZilberman(1990)综合分析了三 +涂圣伟: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北京 100872 电子信箱:tswei2005@mc.edu.3(11;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建议与评论,文责 自负。 一 62— 南方经济 2009年第2期 种农业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效率,即政府出资并决定供给数量、政府出资农民集体决定供给数量以及农 民集体筹资并决定供给数量,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出资农民决定数量的模式是最优的,农民集体筹资并决 定数量的模式效率最差。在农民出资并决定数量模式下,没有任何公共物品被提供的可能性要超过其他 两种模式实施时的情况。DeGonerandZilberman的研究部分论证了农民集体筹资并决定数量模式的缺 陷,但是,由于分析是基于封闭经济和完全竞争市场假定下进行的,条件放松后,其结论的可推广性值得 进一步探讨。国内对 “一事一议 ”制度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也不多见,而且可见的研究文献又多少存在盲 点和不足。李成威(2005)结合公共物品理论对 “一事一议”的范围、优先序的确定、激励制度安排等做了 比较具体的论述;杨卫军、王永莲 (2005)从交易成本角度对 “一事一议”的绩效和问题进行了反思;李汉文 等(2004)从寻找实践中影响 “一事一议”达到最优均衡的各项因素出发,对 “一事一议”制度效率进行了 分析。总体而言,这类研究仍停留在理论推理层面,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黄辉祥 (2003)对安徽D村进行的 “一事一议”个案考察比较有代表性。通过综合分析 “一事一议”的成效和问 题,他认为 “一事一议”推行可以促进村庄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这类研究虽然有实证基础,但依据单个 案例对 “一事一议”制度在地区间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