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2014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用也。夫唯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盖尝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
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曹公、孙、刘是以智勇相遇而失之者也。以智攻智,以勇击勇,此譬如两虎相捽,齿牙气力,无以相胜,其势足以相扰,而不足以相毙。当此之时,惜乎无有以汉高帝之事制之者也。
昔者项籍乘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西向以逆高祖,其势飘忽震荡如风雨之至。天下之人,以为遂无汉矣。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横塞其冲,徘徊而不进。其顽钝椎鲁,足以为笑于天下,而卒能摧折项氏而待其死,此其故何也?夫人之勇力,用而不已,则必有所耗竭;而其智虑久而无成,则亦必有所倦怠而不举。彼欲就其所长以制我于一时,而我闭而拒之,使之失其所求,逡巡求去而不能去,而项籍固已惫矣。
今夫曹公、孙权、刘备,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盖刘备之才,近似于高祖,而不知所以用之之术。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焉耳: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广收信、越出奇之将,以自辅其所不逮;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项籍猖狂之势。此三事者,三国之君,其才皆无有能行之者。独一刘备近之而未至,其中犹有翘然自喜之心。欲为椎鲁而不能钝,欲为果锐而不能达,二者交战于中,而未有所定。是故所为而不成,所欲而不遂。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则非将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嗟夫!刘备百败而其志不折,不可谓无高祖之风矣,而终不知所以自用之方。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节选自宋·苏辙《三国论》)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此譬如两虎相捽 捽:冲突,争斗
B.西向以逆高祖 逆:违背
C.以自辅其所不逮 逮:及,达到
D.欲为椎鲁而不能钝 椎鲁:迟钝,愚笨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B.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
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C.而其智虑久而无成
其然乎?其不然乎?
D.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认为刘备有近于高祖之才而无用之之术,这是造成他最终败北的主要原因。
B.作者论述魏、蜀、吴三国主要是从各国之君智勇谋略以及他们的兵力强弱两方面进行比较的。
C.“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这是作者最后比较的结果,也是他写作此文的最主要目的:汉高帝确为古之英雄。
D.曹、孙、刘都是智勇双全之人,但是三个人的实力还是有所差别,苏辙要表达的也正如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所以最终三国鼎立之势破灭而曹操胜。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六国论》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顽钝椎鲁,足以为笑于天下,而卒能摧折项氏而待其死……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 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 一年颜妆镜中。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 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刘禹锡,中唐诗人,因参与王叔文变法,失败后被贬边地远郡。此诗是晚年于被贬地所做。
5.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赏析。(4分)
6.秋天的景物触动着诗人情怀,请结合“动”“开”二字分析诗歌颈联,并谈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三) 名句名篇默写(8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栗深林兮惊层巅。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4) ,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其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省新田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新课标地区Ⅰ) 论述类文体阅读1.doc
- [套卷]河南省周口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湖南省新田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汇编(新课标地区Ⅰ) 论述类文体阅读2(1).doc
- [套卷]河南省周口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正紫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第二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湖南省雅礼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语文.doc
- [套卷]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doc
- 【解析版】安徽省安庆市六校2014届高三联考试题(语文).doc
- 广东省揭阳一中、潮州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开学初)联考语文试题(1).doc
-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解析版】安徽省蚌埠市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语文).doc
- 广东省揭阳一中、潮州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开学初)联考语文试题.doc
-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4届高三2月月考语文.doc
- 【解析版】安徽省亳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doc
- 广东省揭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
- 山西省忻州一中 康杰中学 临汾一中 长治二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四校语文联考.doc
- 【解析版】安徽省巢湖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