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环境与生态系
毕业论文
题 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
添加剂苯甲酸的研究
专 业: 工业分析与检验(岩矿方向)
指导教师: 林晓平
班 级: 12D岩矿
学生姓名: 刘 昊
学 号: 201207030122
2014年5月26日
摘 要
苯甲酸是目前食品中较为理想的防腐剂。少量食用,并无生命危险。但如果大
量食用,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确定食品中苯甲酸的含量并严格控制
食用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食品中苯甲酸含量进行了研究。
苯甲酸的特征峰在224nm处。为选择最佳的UV-VIS分析条件,对饱和氯化钠溶液加
入量、1:1HCl加入量、振荡和静置时间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分
析条件为,用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8ml:1HCl萃取含有苯甲酸的溶液,振荡3min
后静置2min,测其吸光度。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苯甲酸标准溶液,在224nm处测吸
光度绘制A-C标准曲线。同时测定回收率为93.8%-109.5%、RSD为0.6%、最小检出
限为0.005mg/ml。最后对样品中苯甲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灵敏、
快速、准确。
关键词:苯甲酸,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Abstract
Benzoic acid is the ideal food preservative. A small amount of it in food has no
danger, but a large amount of it in food will lead poisoning and even life threatening .
Therefore,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benzoic acid in food consumption and a strict
control is necessary. A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he food additive
of benzoic acid has been studied. The maximum absorption of benzoic acid is 224nm.
The best conditions for UV-VIS analysis :the quantity of saturated NaCl solution is 10ml,
1:1HCl is 8ml,shaking and standing time are 3min and 2min, and then measure the
absorbance. We prepare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enzoic acid standard solution
and measure absorbance for drawing A-C standard curv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recovery is 93.8%-109.5%,RSD is0.6%, the detection limit is 0.005 mg/ml. This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benzoic acid in sample is sensitive, rapid and accurate.
Keywords: benzoic acid, determine,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ic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1
1.1 苯甲酸含量的研究意义 1
1.2选题背景 1
1.3文献综述 2
1.4 一部分含偶氮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8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9
2.1实验药品及仪器 9
2.2实验方法 11
第三章 全文结果与讨论 15
参考文献 27
致谢 30
第一章 前言
1834年,Mitscherlich 用氢氧化钾与硝基苯在乙醇溶液中制备出了偶氮苯[1],从此之后,在人们生活中出现了偶氮化合物染料并被人们所使用。直到1937年,人们开始注意到这类化合物具有光化学反应,科学家Haltley系统的研究了这类偶氮化合物,并清楚地阐述了偶氮苯化合物的光学异构化性质。此后,人们开始深入的研究两个构象的相互转变及性质。
在干涉光照射下,偶氮聚合物薄膜表面可产生正弦波结构的光诱导起伏光栅,这一特性可应用于光加工领域制备复杂的表面结构。在通过偏振激光充分辐照后,偶氮基团会垂直于光源偏振方向取向,达到光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