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陕西提学——王世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 渭南师范学院李波 摘要虽然王世懋在陕西提学副使任上的时问仅有半年,但是了解他在任上的督学活动与游览经历及其与陕西文人的交往 与诗歌创作等活动,对于我们了解王世懋其人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明代陕西提学王世懋 王世懋(1536—1588)字敬美,别号麟洲,江苏太仓人。据赵用贤 王世懋卸任陕西提学时在出关途中所作的《关中纪行》则称自己督 《太常王敬美传》载:“其先出始兴文献公王导。”【l】王导是东晋的勋贵 学关中时已经是“别华岳三峰已六年矣”郾44,他当时到陕西赴任的 功臣,王氏向来也是南方的高门大族,故此王世懋也可以说是名门 时间是万历九年即1581年。考索明代秦王世系表,史书记载秦靖王 之后。其父王仔是嘉靖时期的地方大员,其兄是明后七子领袖之一 朱敬镕“万历四年薨”[4p.507。则验明王世懋出使吊祭秦王之薨的时间 的王世贞。王世懋曾与后七子另一领袖李攀龙等人唱和因颇受其推 应该是在万历四年即1576年,这样时问上也完全吻合。王世懋第一 崇而被亲切地呼为“小美”。他曾撰写文论著作《艺圃撷余》,创作诗 次到秦藩逗留了大约十余日,曾在藩司人员的陪同下游览了雁塔, 篇有一千二百余首之多。可见,王世懋在当时的影响力也主要在文 期间他还与同门郭可忠几度畅饮。与第一次到陕不同,第二次入陕, 坛,但其实王世懋自出仕以来在提学任上的时间是最多的。除了在 王世懋已经是以陕西地方官员的身份前来履职,担任陕西提学副使 万历十年即1582年诏授浙江提学时因病没有赴任外,他还出任过一职。虽为副使,却是全权管理一省教育的最高长官。因为副使是明 陕西提学、福建提学。而在出任江西参议期间他其实也主持过本省 代行省按察司中专管某一方面的长官。因此,王世懋在任职陕西提 的乡试,其职责也与提学几无差异。而因为王世懋在陕西提学任上 学副使时是完全能够全权管理一省学政的。 的时间非常短暂,有关记载也往往一笔带过,故此,本文拟就此时期 王世懋到陕任职之前,曾在江西有过较长时间的任职,做过江 的王世懋之活动稍加考察、梳理,以补史阙。 西参议,分守饶南、九江、治南康,副使驿传驻会城,按察司分巡道等 一、王世懋两次到陕 职。三年职任期满后,万历八年的正月王世懋到京城述职,因为谈吐 其实,在王世懋人秦出任陕西提学副使之前,他已经有过一次 应对出色曾引起太宰的重视,欲委任其为山东学道,但是因王世懋 入陕经历。从王世懋自己的记述来看,第一次来陕当是在尚玺丞任 以身体有恙为由婉言拒绝了。执事不许,最后王世懋也只能以还任 上。王世懋曾有诗歌记此行踪,其诗题日:《不佞以符丞奉使关中与 妥协。期间王世懋曾归家修养,直到万历九年正月王世懋接到新的 同门友郭可忠握手叙平生欢甚酒后剧谈赋诗流连十余13而别时不 任命后才开始赴陕督学。 佞已外补参公后矣》翻m,这次到陕应该是“奉命吊祭秦藩”圈之时。而 二、王世懋在陕西提学任上的相关活动 辟蹊径,借文学小品来抒发内心的愤怒,用嬉笑怒骂来掩饰内心的 等舞弊手段。举人很多都是蝇营狗苟、低眉屏息而绝无原则、信仰可 失落。他们在小说中虚构美好的未来,用以补偿在现实中无法取得 言的庸才,他们除了富贵功名以外别无所求。在独尊儒术的科举考 的功名和地位。同时一大批举人、进士出身的文人也参与到小说编 试中,儒家经典成为控制知识分子思想的工具,而对于国家人才队 写中,对于提高文学小品的艺术品味、创作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据 伍的培养和锻炼丝毫没有促进作用。做官行政、治国理事需要全才,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统计,明代公开的小说约有6500篇,其中作者 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还需要相当的理论、道德修养,行政、法 是举人、进士出身的约有3900篇,非举人、进士出身的约2600篇。律知识,参政能力和进取精神等,但科举制度只能考察考生的八股 明代小说作品有迎合民众宗教心理的神魔小说,如《志怪录》、《古今 行文能力,不能保证选拔人才的综合素质[41。靠背诵经典起家的行政 奇闻类记》等作品7;有反映前朝轶闻杂事的历史小说,如《马氏日 官吏,在参政理事时只会陷入“朝廷旧章,昧而未知”的窘境,他们只 钞》、《吴中古语》、《此窗琐语》等作品;有描写历史人物的小说,如 注重经义解释,专注于脱离实际的空疏治学,知识面越来越窄,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