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 题 20.1数据的频数分布 授课教师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频数分布表的意义。
2.进一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重难点 重点:理解频数分布表的意义,制作频数分布表。
难点: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得出频数分布表。 学习过程 备注 (一)复习巩固,问题引入
1、什么是频数?小亮从一副扑克中随意抽取了10张,这些牌的花色是:红桃、黑桃、方块、红桃、草花、黑桃、黑桃、方块、黑桃、草花,求黑桃出现的频数?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后,由一位同学回答:在一组几个数据中,若某个数据出现了m次,则称m为这个数据出现的频数,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为如何列频数分布表打下了基础)
2、从某地区A医院获得2004年10月份在该院出生的20名新生婴儿的体重如下(单位:kg)。
4.7
2.9
3.2
3.5
3.6
4.8
4.3
3.6
3.8
3.4
3.4
3.5
2.8
.3
4.0
4.5
3.6
3.5
3.7
3.7
你知道新生婴儿体重在哪一个范围内人数最多?
学生观察、讨论?(引入本节课内容,板书课题-----§20.1频数分布)
(这个问题为频数分布表的出现提供了直接依据)
(二)阅读课本,发现问题
某校学生在假期进行“空气质量情况调查”的课题研究时,他们从当地气象部分提供的今年上半年的资料中,随意抽取了30天的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数据如下:
30、77、127、53、98、130、57、153、83、32
40、85、167、64、184、201、66、38、87、42
45、90、45、77、235、45、113、48、92、243
根据国家环保局公布的《空气质量级别表》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大于300
空气质量级别
Ⅰ级
(优)
Ⅱ级
(良)
Ⅲ级
(轻微污染)
Ⅳ级
(轻度污染)
IⅤ级
(中度污染)
Ⅳ级2
(中度重污染)
Ⅴ级
(重度污染)
把数据分成0-50、51-100、101-150、151-200、201-250共5组,进行整理,得出下表:
空气污染指数分布表
空
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天数
9
12
3
3
3
问题1:说说这30天空气质量的分布情况。
学生通过表格可知:当地空气质量有9天优,12天良,3天轻度污染,3天中度污染。
问题2:你能估算该地今年(365天)空气质量达到优级的天数吗?
学生:(天)
(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质量达到优的频数为9,频率为0.3,于是可以估计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级的天数约365×0.3=109.5≈110(天)。渗透估计的思想)
问题3:面对大量的数据,如何获得它的整体分布情况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应仿照《空气污染指数分布表》对数据进行分组、列表。
(这里设计3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们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某校体卫组对八年级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进行了抽查,结果如下:(单位:min)
40
21
35
24
40
38
23
52
35
62
36
15
51
45
42
40
2
3
36
34
53
38
40
39
32
45
40
50
45
40
50
26
45
40
45
35
40
42
45
40
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仿照观察对以下问题中的数据进行分组、列表和整理进而获得它的整体分布情况
学生两人一组合作交流,教师巡回,适时指导同学们在分组、列表时遇到的问题:
(1)应当分几组?(根据实际情况及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来决定)
(2)数据正好为分点怎么办?(把表示分点的数取为原数据多一位小数)
(3)如何统计频数?(用选举时唱票的方法)
(关于这几个问题的结果,让学生各抒己见,争当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团结出凝聚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解答归纳画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
学生归纳:教师补充并板书主要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
极差:62-15=47
(2)决定组距(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间的距离)与组数:
一般组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数据在100以内时,可分成5~12组,若取组距为8,则组数=,即把数据分成6组。
(3)决定分点
把表示分点的数取为比原数据多一位小数,就可避免数据在分点上,把第一组的起点定为比最小的数据稍小一点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