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与发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贡献: (1)以汤因比馆为开端的睦邻组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社区改良运动。它以社区为工作场所,为后来的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之一的社区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 (2)使救助活动由简单的物质救济,进一步扩展到对受助人精神的关怀和对社区环境的改造。 (一) 社会工作专业化问题的出现与专业标准讨论  1915年弗莱克斯纳 ( Flexner ) 的著名“诘难”:“ 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吗?” 1、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建设 1898年Mary Richmond出版了《贫民中的友善访问员》开始了社会工作理论总结的进程。1917年她出版了《社会诊断》,被看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里程碑。同时出现了“生态模式”、“人在情境中模式”、“问题解决模式”和“生活模式”等概念。 经过社会工作者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以社会工作专业为研究对象的专门性的理论学说和工作方法 马丽·里士满 ( Mary Richmond ) 对个案工作的历史贡献: 总结了个案工作的模式和方法,创立了个案工作的社会诊断模式。 从操作意义上把个案工作定义为是由特殊过程构成的,这些特殊过程通过有意识地在个人与个人,人与其社会环境之间产生调适来发展人格。 提出了个案工作的程序:①研究(收集信息);③诊断(发现问题);(3)制定治疗计划(确定帮助案主的具体做法)。 2、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成为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的标志,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化必不可少的制度性前提。 已形成了以社会工作为教学内容的高等教育模式。如,美国社会工作教育主要区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 3、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发展 社会工作专业组织发展一方面确立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已形成了社会工作专业组织和行业权威部门。 美国社会工作的两大专业组织: 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 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CSWE) 国际区域性组织: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IFSW) 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IASSW) 亚太社会工作教育协会(APSWE) 西方社会社会工作发展大事记 ※1869年世界上第一个慈善组织协会成立于伦敦。 ※1884年汤恩比社区服务中心在伦敦建立。 ※1892年92个城市成立慈善组织协会。 ※1917慈善组织协会的参与者里士满出版了《社会诊断 》。 ※1921 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 ※1926年加拿大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 ※1928 年在巴黎召开了世界第一次社会工作国际会议。 ※1978年美国注册社会工作者约为38.5万人。 ※1984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美国国会宣布将三月定为“全国社会工作月”。里根总统签署的98-232号法令,充分肯定了成千上万献身于帮助有需要的人群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性被西方社会广泛接受。 ※1996年美国注册社会工作者已经超过60万人。 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 (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孔子的“大同社会”理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 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大同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 ——孟子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寿其终;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依放,以长其身。”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墨子 (二)我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制度 1、“保息六政” “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赈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周礼·地官司徒》 2、“九惠之教” “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穷,八曰赈困,九曰接绝。” ——《管子·入国》 3、仓储制度 即通过仓储实

文档评论(0)

实验室仪器管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