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5.doc
杜甫诗三首
广水一中 刘丽芳
教学目标:
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指导学生诗歌朗诵的基本方法。
指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操。
导入:杜甫评价李白的诗歌曾说:“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但你们知道他在文学创作时又是怎样要求自己的吗?作为唐诗文坛上的有一颗璀璨的明星,与李白并称为双子星座。他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的僻性是特别喜欢写诗琢句,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这两句表明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十分重视语言的选择和锤炼。他性好佳句。并认为要写出佳句,就必须有足以使人吃惊的语言。他执着地追求这种语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诗人对诗歌语言的刻意求工,对文学创作的严肃认真态度,是他成为伟大诗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中国古代诗歌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杂言(如李白《蜀道难》)等。古体诗押韵较自由。另一类叫近体诗(或“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诗史”。
☆ 以古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 有《杜工部集》。
教师范读《秋兴八首》(其一)
学生有感情的诵读
介绍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唐宝应元年(762),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州一带。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就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解题: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物抒怀之意。
哪一联直接表达了作者的的情感,请简析?
明确: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
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
问: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劲急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赏析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此为千古名句,一仰一俯,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无边”——放大阵势,“萧萧下”——加快速度。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对句精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研习颈联
万里和百年有什么表达作用?
这两个词语写出了作者长年漂泊之苦,老病孤愁之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义加上了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加悲愁苦病的情思,融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慨,诗意更加深沉。
研习尾联作者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怀”?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忧伤,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
小 结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比较《秋兴八首》(其一)与《登高》的异同:
共同点:
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愁国难,万里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蚌埠三中2011-2012学年高二12月月考数学(文)试题(无答案).doc
- 安徽省蚌埠三中2011-2012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doc
- 安徽省当涂县丹阳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 安徽省当涂县丹阳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 安徽省当涂县丹阳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doc
- 安徽省当涂县丹阳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无答案).doc
- 安徽省当涂县丹阳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 安徽省阜南县春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doc
- 安徽省合肥八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 安徽省合肥八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