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同步训练: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人民版必修三).docVIP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同步训练: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人民版必修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历史·必修3(人民版) 本专题着重讲述从先秦到明末清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大体脉络。 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使我国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诸子百家思想异彩纷呈。其中儒家思想经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创造和总结,较早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虽然一度遭遇秦初“焚书坑儒”的惨祸,但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起,儒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官方儒学受到质疑,思想统治地位不断被削弱。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儒学批判地吸收了部分道家、佛教思想,到宋代形成程朱理学。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后,随着明末清初的社会剧变,思想文化领域再次出现活跃的局面,传统儒学的地位更加动摇,进入了总结和衰落时期。 一 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 1.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解析:老子认为“道”先天地而生,是万物的本源。 答案:A2.(2013·江西上饶练习)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的评论所体现的理念是(  ) A.以法治国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克己复礼 解析:材料反映的内容是维护封建秩序就是正道的国君,而僭越礼制则是诈谋的国君。这说明这位先秦思想家主张遵从周礼。 答案:D3.(2014·韶关市一调)战国时期一位儒者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是(  ) A.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B.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 C.孟子的“性善论 ” D.荀子的“性恶论” 解析:此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获取信息的能力。“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是属于“恶”的要求,所以人本性是“恶”的。 答案:D4.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解析:经常把自己崇尚的先王尧舜禹和“仁义”道德挂在口上的一般是儒家。 答案:C5.(2014·茂名一模)“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 A.道家 B.佛教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解析:绘画作品强调与自然结合,体现“有无相生、虚实相象”与道家的道法自然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致。 答案:A6.(2013·河北石家庄检测)有学者指出:“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人。”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该观点相悖的是(  )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 解析: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方面主张“无为”,与材料中“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直接相悖。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7.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 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善用权术,建立威权 解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答案:A8.(2013·邯郸)《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 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解析:荀子把《春秋》同其他各经并称,确立了儒家六经的地位,同时确立各经在志、事、行、和等方面的教育作用,故B项正确。 答案:B9.史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这反映的现象是(  ) A.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B.私人办学现象出现 C.各国推行儒墨思想 D.教育开始普及民间 解析:A、C与事实不符,B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答案:D10.(2014·湛江模拟)“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旨意与此相似的是(  ) A.商鞅“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B.汉文帝“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C.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解析:材料讲的是一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讽刺不懂得变通的人,要求统治者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改革,属于法家思想。只有A项商鞅变法思想符合。 答案:A二、非选择题 11.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