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VIP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

江西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命题人:丁 玲 审题人:杨林样 2014.10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Ⅰ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 “王”字。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者,王也”。下列对甲骨文“王” 字的书写所反映的政治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殷王的统治至高无上 B.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政治集权 C.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诗?鲁颂?泮水》中曾提到鲁僖公立“泮宫(国家高等学府)”,但后来又有些诸侯公开地说:“可以无学(不办学校)﹐无学不害。”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孔孟推动儒学的学舍化教育 B.“士”阶层的兴起与壮大推动私学发展 C.分封制的瓦解使诸侯失去官办学校的能力 D.“礼崩乐坏”使统治者急于恢复礼乐制 3、下列四幅图反映了北京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名称的变化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图1 ②图2 ③图3 ④图4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4、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 分封制 B.个体农耕 C.集体劳作 D.自然经济 5、德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这样说:“科举制度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做法垄断所有的官俸。”他的意思是( ) A.君主用科举制度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维护统治 B.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好的选官制度 C.科举制度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D.科举制度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崇儒重学的风气 6、西周以来继承制度规定: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而清朝皇位继承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这一变化表明(  ) A.分封制的瓦解 B.宗法制的影响削弱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清朝彻底改变了王位世袭制 7、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8、下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 ) 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 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 9、《马关条约》签订期间,美国国务卿葛礼山召见清朝驻美公使杨儒,指出:“日本之要求当与不当,本官虽难以说明,但请清国对今日之状况加以重新考虑。如清国因有足以挽回今日处境之良策,而特意拖延和平条约之批准,日本则将从事更大规模之战争。此时,欧洲各国终将乘机纠缠于两国之间,努力满足其各自欲望。其结果,清国终将不止于失掉辽东,犹恐失去较此更为广大之领土。” 这反映出美国在中日问题上(?? ) A.保持传统“中立”积极调停 B.预见到列强将瓜分中国 C.偏袒日本以便于进一步扩张 D.尊重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10、历史学家田玄认为:“辛亥革命的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清朝统治中心在北方 D.南方交通发达 11、“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cz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