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heimer病光疗机理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lzheimer病的光疗机理研究# 刘江1 刘承宜1, 2* 朱玲1 胡滨娜1, 2 刘颂豪3 1广东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运动医学实验室, 510631 2 广东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 510631 3 广东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广州 510631 关键词:生物物理学,Alzheimer病,光疗,光生物调节作用 Alzheimer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识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1901年由德国医生首先发现,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随着世界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AD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西方国家AD已成为继心脏病、肿瘤和中风之后的第四大致死原因。我国AD的患病率较西方国家低。1993年的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60岁及其以上人群AD的患病率为0.20%,65岁及其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0.305%,AD患病率在85岁以前随年龄增高而增加;AD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多于女性。从总的分布情况来看,我国北方血管性痴呆病人较多,而南方则AD病人较多。 AD的治疗多属于对症治疗,缺乏高效、低毒的治疗药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现今最健全的治疗方法(best established treatment)(Ibach et al 2004),然而1993年就进入临床的tacrine存在严重的肝损害,已经不再使用。光子的静止质量上限是1.2x10-51g(Luo et al 2003),除了靶点作用外不存在代谢问题光疗是对付慢性病的候选手段之一。光疗(phototherapy)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古代中医就利用五色配五行的方法来治疗疾病(邱模炎等1993)。西医光疗的临床兴趣始于19世纪,1903年N Finsen获得诺贝尔奖是现代光疗开始的标志(Roelandts 2002)。目前用于AD治疗研究的光疗有三条可能的路径。视网膜AD光疗的第一条可能路径是通过视网膜,包括视觉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RRS)、视觉细胞-视神经-植物神经(ROA)和RGCs-SCN。淀粉样蛋白Aβ诱导SCN神经元凋亡(Furio et al 2002),引起AD患者SCN呈现明显退行性改变(Ancoli-Israel et al 2003)。初步实验结果证明,明光刺激可使AD的昼夜节律紊乱得到改善(Ancoli-Israel et al 2003)。一般认为光对SCN的功能调节通过RRS进行。近年来发现的RGCs-SCN通路是一个研究热点(Berson et al 2002, Hattar et al 2002, Lucas et al 2003, Van Gelder et al 2003)。我们深入研究了RRSROA和和RGCs-SCN,利用时间平行原理提出了不同色光对植物神经(Liu CY et al 1995)或SCN(Tang et al 2002)的功能调节模型,获得了实验研究(Lucas et al 2003,Van Gelder et al 2003)和临床(傅相平等2003)的支持。(Liu CY et al 1995)RGCs-SCN通路,同样的方法可以理解单色光对SCN的调节作用(Tang et al 2002)AD光疗的第二条可能路径是非视网膜路径,鼻腔内激光照射(许长春等2002)、血管内照射(张国川等2001)和体表照射(Murphy et al 2001)。金丽英等人(2000)发现,半导体激光(波长 6 70 nm ,功率 7~ 10 m W) 鼻腔内照射疗法可以降低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血清的β-类淀粉样蛋白浓度。腘窝等体表照射是否可以改变昼夜节律是近年来的热点(Campbell et al 1998, Wright et al 2002)。我们认为,体表的响应位点应该是穴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开展激光针灸机理(Jiao et al 2003)的深入研究。前面两条路径是光疗的作用是通过神经或血液路径间接实现的。直接抗凋亡是AD药物治疗的一个重要策略之一(Waldmeier 2003)。AD光疗的第三条可能路径是利用直接抗调亡。Firbank等(1993)的研究表明,波长在650nm以上的红光或红外光是可以穿透头盖骨的。因此,我们拟开发头盖骨直接光照射抗神经元凋亡作为AD光疗的第三条可能路径。作为这个疗法的初步研究,我们(Duan et al 2003)沿用通常的国际惯例采用Aβ25-35诱导的PC12凋亡作为AD初步研究的细胞模型(Venturini et al 2002, Jang et al 2003, Wang et al 2003),发现了LED红光对PC12凋亡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机理研究。 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b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