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徽州義理學的产生及其重要性的论文.docVIP

清代徽州義理學的产生及其重要性的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徽州義理學的产生及其重要性的论文 清代徽州義理學的产生及其重要性的论文 [收稿日期] 2011-05-10   [作者简介] 張壽安(1951—),男,河南省嵩縣人,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明清學術思想史.    (台灣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台灣 台北11529)[摘要] 清代新義理學主要奠基并發展於徽州學者,從戴震、程瑶田、到淩廷堪,形成一個以追求客觀物則为目標的基軸。要分析这一成因,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一、徽州的地理和學風特色;二、乾嘉學者對義理學的態度;三、徽州義理學之产生及其特色。   [关键词] 清代;新義理學;徽州;戴震;程瑶田;淩廷堪   [中图分类号] b2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2)02—0005—10   the rise of huizhou confucian philosophy in qing dynasty and   its importancea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observationzhang shouan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taiwan central academy, taipei11529,china)   abstract:the new confucian philosophy in qing dynasty was mainly founded and developed by huizhou scholars, and it was a formation of the basic axis in search of the target of the object of pursuit from dai zhen, cheng yaotian to ling tingka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asons with the elements of human geography, era and study style. it explains in three directions: one is the geograph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y style of huizhouthe second is the attitude of qianjia scholars confucian philosophythe third is the rise of huizhou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qing dynastynew confucian philosophy;huizhou;dai zhen;cheng yaotian;ling tingkan   一前言   一般論清代學術,尤其是乾(乾隆,1736-1795)、嘉(嘉慶,1796-1820)學術者,每謂清儒只有考證學,而無義理學。縱使有,也不過是承襲宋、明之舊,馮友蘭所稱“道學之繼續”而已,無論討論的問題和依據的經典,都未能超出宋明理學的範圍;因此并没有具創新見解且自成體系的義理學。近人梁启超、胡適分别撰述“戴東原的哲學”,指出清儒在反玄學的風氣下,確實曾有“建設新哲學的大事業”,只可惜戴震之后,承繼無人,致使此一建設,成为绝響。   然而,事實上绝非如此。我們仔細檢視戴震的學友、私淑,以及他們的論著,發現戴震所建立的新義理學,在其身后,不但有傳續而且有發展。表現最明顯的就是“戴震故鄉──徽州──程瑶田、淩廷堪”這個系統。瑶田是第一個在當世就對戴震義理提出批評和修正者,廷堪繼之。雖然他們所論義理之內容和主張互有差异,但是戴震因反宋明理學而揭櫫的新義理的要點:理欲一元、建立具客觀公認性的理和重學等理念,在瑶田、廷堪的義理思想中都獲得相當重要的推展。同時,通過此一新義理學的發展,我們更可以明顯看出,清儒新義理學中重知識、重客觀、重經驗、重人倫實踐之效果的思想特色,和宋明理學側重形上本體及强調個人主觀之內在修为,大异其趣。本此,我們可以说,清儒不但有義理學,而且是异於宋明、有創新見解、自成體系且具發展性的新義理學。   清儒此一新義理學,在产生背景和意義上有三個重要性,頗饒趣味,值得我們正視。其一,新義理學的产生時代在乾、嘉之際,正值專門漢學披靡天下,學者專務於文字、訓詁、名物考核,形成为考證而考證的局面。當時漢學家對宋學(甚至可以说所有的義理學)都採取負面或“置之不論”的態度。在這樣一個考證學界迷失了義理方向的時代,戴、程、淩以當時漢學大師的身份,却不忘为學

文档评论(0)

wyj199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