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和湖泊-黄河治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黄河的治理 一、黄河概况: (1)源头、入海口 (2)上中下游的划分 (3)流经的地形区 (4)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提供灌溉水源、塑造平原 提供水能 旅游资源 运输 黄河的“过” 2、地上悬河 下游——地上悬河▲ 资料二:“痛苦的记忆”: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20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一次大的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了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更是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洪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 结论: * * * 自学与合作探究下列内容: 1、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 2、说出黄河的形状? 3、说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 4、找一找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河口、孟 津在哪里? 5、黄河的忧患和治理措施? 黄河流域水系略图 1.黄河发源于什么山脉,最终注入哪个海洋? 2.划分黄河上、中、下游地方?分别属于哪一省级行政区? 3.黄河中游有哪些主要支流? 河口(内蒙古) 孟津(河南) 渤海 巴颜喀拉山脉 约古宗列曲 读出黄河沿线的省级行政单位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共9个) 看一看:黄河沿途有哪些著名的高原与平原?流经了我国地势的几级阶梯? 内蒙古高原(二级) 青藏高原(一级) 黄土高原(二级) 华北平原(三级) 渤海 二、黄河之功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青铜峡电站 小浪底电站 龙羊峡电站 丰富的水能资源 壮丽的景观 ——旅游资源 水资源灌溉、塑造了平原:如:宁夏平原、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资料一:“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黄河每立方千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为35千克,高峰时达570千克。每年输入下游泥沙达16亿吨。古人称黄河“一石水,六斗泥”。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长宽各一米的沙坝,其长度是到月球长度的3倍。 1、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支流众多(中游) 治理对策: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 3.48 1.19 兰州 6.67 1.67 孟津 37.7 16.0 利津 24.7 11.5 河口 思考:黄河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为什么?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话完全正确吗?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含沙量增大,当黄河进入平原后—坡度变缓—河道变宽—河水流速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思考: “悬河”造成的隐患是什么? 地上河 泛滥成灾 遇暴雨 黄河泛滥区 黄河之害集中体现在: 下游的洪涝灾害 治黄的关键: 治沙 治黄之本: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黄河忧患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呢?(不同河段有不同的忧患) (看课本50页活动回答:) 思考: 黄河的忧患:不同河段有不同的表现 ①荒漠化严重 ②凌汛 上 游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主要是自然原因 低纬度 高纬度 河水(解冻融化) 封冻(结冰) 凌汛的形成示意图 河口 孟津 凌汛是人为原因产生的吗? 观察思考 气温低 气温高 水土流失严重 看中游的地表景观:黄河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中游: 下游: “地上河” 凌汛问题 断流(污染等) P52:断流原因:近些年北方降水有所减少,河流径流量小;工农业发达,城市密集、人口众多,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文档评论(0)

chqs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