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
Code for seisimic appraisement and
strengthening of existing buildings
DGJ08-81-2000
编制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部门:上海市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2000 年 7 月 1 日
2000 上海
1
上海市建设委员会
沪建建(2000 )第0216 号
关于批准《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
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我委沪建建(97 )第 413 号文下达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
范编制计划的要求,由同济大学主编的《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
规程》,经有关专家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强
制性规范,统一编号为 DGJ08-81-2000 ,自2000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
该强制性规范由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负责组织实
施,由同济大学负责解释。
上海市建设委员会
二○○○年四月十三日
2
前 言
根据上海市建设委员会沪建建(97 )第 0413 号文下达的上海
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由同济大学工程结构研究所(现改
名为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会同有关设计、堪察、施工和科研单
位的技术人员组成编制组,参考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50023-95 )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范》(JGJ116-98 ),
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编制了这本《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
程》,以作为地方工程建设规范在上海市施行。
在编制过程中,开展了专题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大地震
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近几年上海地区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的经
验,采用了近年来在抗震鉴定和加固方面的研究成果,考虑了上海
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对现有建筑工程进行鉴定和加固的实际,并与上
海市现有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作了协调,形成了《现有建筑
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的条文。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施工、科研、
教学等有关单位和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最后由上海市建设委员会
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审查定稿。
本规程在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作了如下调整
和补充:(1)只适用上海地区Ⅳ类场地,删去了 8 度、9 度地震作
用的验算和 9 度抗震构造措施的有关规定;(2 )在混凝土结构房屋
的抗震鉴定中新增加了钢筋混凝土板柱体系抗震鉴定的内容;(3 )
对多层砌体房屋的墙体类别作了修改,取消了上海地区不曾使用的
粘土砖空心墙,增加了 KP1 型承重多孔砖墙体类别;(4 )在木结构
房屋中删去了康房木结构房屋及土坯墙、土筑墙等墙体的有关规
定;(5 )新增加了优秀近代建筑的抗震鉴定内容;(6 )新增加了改
建、扩建和加层建筑的抗震鉴定内容;(7 )对抗震加固的要求和措
施进行了较多的补充,新增加了采用减震措施进行加固的内容。
3
限于条件,本规程尚有不少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通过调查研
究和科学试验来解决。因此,请各单位在使用本规程的过程中,结
合工程实际,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
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往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上
海市四平路 1239 号同济大学内,邮编 200092 ),以便今后进一步修
订。
上海市工程建设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