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权乐乐;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应用探析;.doc
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应用探析
【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应用情况。方法:从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9月接受体检健康者中选取160例,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静脉采血,乙组采用末梢采血,检测比较两组健康者的血常规检验数据。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Hb、PLT、HcT、RBC、WBC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液CV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采血更为稳定准确可靠,在血常规检测中采用静脉采血,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采血方法;末梢采血;静脉采血
血常规检测为一种常用的化验方法,通过血常规检查,医生可明确健康者的具体身体情况,便于准确观察健康者身体情况。当前临床常用的采血方法为末梢采血或针刺法采集指血,但哪种采血方法更为安全高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1]。本次研究中,分别给予160例健康者采用静脉采血或末梢采血,分析两种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9月接受体检健康者中选取160例,均分为甲乙两组,男94例,女66例,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3±1.1岁,比较两组健康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0.05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选取标准
所选取受检者均为健康者,且同意本次实验,排除慢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疾病。
1.3方法
血液采集前,受检人员应保持空腹状态,为了得到精确性的检查结果,检查前1天晚上,禁止食用油腻食物,晚8点必须禁食。采集方法:甲组可实施一次性采血负压管采集肘臂前侧静脉学,乙组实施一次性采血负压管采集手指末梢血。之后注意稀释血液,轻轻摇晃均匀后,将采集的末梢血分组放入到抗凝管中,最后采用专业检测工具检测血常规样本。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法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两组健康者的血常规指标,具体见表一:
表一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结果(±s)
组别 Hb(g/L) PLT(109/L) HcT RBC(1012/L) WBC(109/L) MCV(fL) 甲组 14.9±12.1 226±68.5 0.42±0.03 3.82±0.7 5.4±1.1 90.6±3.2 乙组 10.3±14.9 212±85.9 0.40±0.01 3.67±0.7 6.1±3.6 88.9±3.6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甲组的Hb、PLT、HcT、RBC、WBC检测结果明显高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血液CV值与乙组相比,P0.05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中,血常规检验为一种基础的化验方法,血常规中包括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以及红细胞数量等。在全身体检中,血常规检查是最基本的项目,可发现全身性疾病,诊断是否存在血液系统性疾病、贫血以及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通过血常规检查,可明确判断是否合并是否再发障碍性贫血、是否需要抗病毒、有无脾功能亢进、其他细菌感染[2]。随着当前检验自动化、现代化发展,主要采用机器方法进行检验,可采用机器方法进行检测。临床研究表明,血常规检验中,采集方法、部位不同,均会出现不同的检验结果。末梢血采集具有特殊性,其血样的主要成分为毛细血管血、动静脉血,且末梢血流通速度较慢,而血小板容易附着于穿刺处而导致血块出现,影响血液采集的真实性[3-4]。血液采集需要较长的时间,在采集过程中会通过不断挤压指尖,可能会出现血小板的凝结,极易发生溶血,检验结果容易发生误差。相比较而言,静脉采血时间短,减少溶血发生。静脉采血较少受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充分表达人体血液所处的状态[5]。
本次研究中,甲组血常规检验Hb、PLT、HcT、RBC、WBC检测结果高于乙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液CV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静脉采血的检验效果明显优于末梢采血。
在临床检验中,血常规检验已成为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检查方法。相比较而言,末梢采血真实性差,多数学者逐渐考虑采用静脉采血方法。一些医院部门在输液治疗患者前,主要是从患者手背处抽取静脉血,之后进行输液治疗[6-7]。临床诊断患者疾病中,血常规检验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明确诊断以及预防治疗患者疾病。但手背浅静脉血细胞极易发生直流,相较于肘静脉的流血量更小,极易导致白细胞指数上升。因此,虽然采用静脉采血方法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一些情况下仍需实施末梢采血[8]。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采血,可有效保证检验的真实性,有利于明确患者具体疾病,给予患者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 浅谈农村中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doc
-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doc
- 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01253.doc
- 2010年汽车修补漆市场分析及预测.doc
- 2010广东省病历书写与管理规范简化版.doc
- 2011-8-1 人民时评-积极探索名族地区社会管理的科学模式.doc
- 2011.09光伏成本分析.doc
- 2011012铝合金框、扇及塑料框、扇玻璃安装设计加工.doc
- 2011年丽水市农业机械化主推技术及技术要点.doc
- 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62725.doc
- 2025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报告.pdf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docx
- 团委活动方案(拓展).docx
-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pdf
- 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华福证券-2025.3.31-65页.docx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031440页.docx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031430页.docx
- 全国租赁市场报告2025年3月_可搜索.pdf
- 玩具行业“情绪经济”专题:创新玩法+IP赋能,重新定义玩具-华鑫证券-2025.docx
- 医疗保健行业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