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100个第一.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个内容可以登陆校园网少科院栏目查看 .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精选)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发达的创造性思维。例如龙和凤,凤是用鸡头和孔雀身躯及其羽 毛组合而成的神奇动物。龙更具有创造性,龙是由马头、鹿身、蛇躯、鹰爪、麟体、鱼尾组 合而成的神奇动物。 英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Dr.Joseph Needham,1900-1995),他 的后半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他耗费了半世纪的时间精心整理与研究中国古代丰富 的科技遗产。结果他惊奇地发现,从纪元前200年到大约公元1400或1450年这一段时期内, 中国文献清楚地展示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发明与发现,在那些考古证据或绘画实物中,可 以证实中国的发明与发现比欧洲类似的或照搬采用的发明与发现领先很长一段时间。另外, 他还发现,“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 根据以上发现,他整理并编写出世界闻名的巨著《中国的科学与文化》。以下,我们根 据其中的内容,选编了三十个古代发明与发现,供同学们阅读。 1、鼓: 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 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达米亚的苏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圆鼓,鼓身还绘有 图画。后来有了小铜鼓和大铜鼓。15世纪骑兵用的大铜鼓,17世纪时开始为乐团采用。1692 年蒲塞尔为“仙后”所作的配乐中就用上了。这种鼓现在叫定音鼓,19世纪有了低音大鼓。 鼓声可使节拍鲜明,粗犷有力。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定音鼓。 2、绳索: 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我国人民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 到公元纪元开始时,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1775年,英国 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直 径约2毫米的马尼拉绳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会折断,而同样粗的尼龙绳则能承受 13227 公斤的拉力。 3、指南针: 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黄帝用指南针,在大雾中辨别方向, 1 这个内容可以登陆校园网少科院栏目查看 打败了蚩尤。根据史书记载,中国人早在战国时代已使用指南针。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 中说,战国时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针)。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对此记载更详。1090 年,中国和阿拉伯航海家开始在船上装设了指南针。作导航工具。欧洲在11世纪左右,才 用浮在水上的磁针制成指南针。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区指南针的磁制已装在有度的卡 片上面,并以中央旋轴保持平衡。 16世纪时把指南针镶在带平架上,在船上发挥作用。19世纪铁船用指南针要装上一片 弗林德斯顿铁,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误差。20世纪制成的船和飞机用陀螺罗盘仪指南 针。根据旋转顶点稳定姿态与星体有关的原理,陀螺罗盘有两大优点:既不因接近金属而偏 转,双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1908年德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此类实用仪器。最优良的指 南针是美国人斯波里所制。1910年在“德拉威”号船上试验成功,很快就被美国海军采用。 总之,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后来传遍全世界为全球航海业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 贡献。 4、印刷术 早在公元前4世纪,即战国时期,私人印章就已经很流行了。那时称为“玺”。秦始皇 灭六国,得楚和氏璧,凿国玺,“玺”字从此被封建帝王所垄断。皇帝的印章才得称玺,一 般人的玺只好称印称章。汉代印章盛行。起初的印章多是凹入的阴文,用于封泥之上,后来 纸张流行,封泥逐渐失去效用,水印取而代之,凸起的阳文多起来。印章创造了从反刻的文 字取得正字的方法,阳文印章提供了一种从阳文反写的文字取得阳文正写的文字的复制技 术。顾名思义,印刷术的“印”字,本身就含有印章和印刷两种意思;“刷”字,是拓碑施 墨这道工序的名称。从印刷术的命名中已经透露出它跟印章、拓碑的血缘关系。印章和拓碑 是活字印刷术的两个渊源。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首先要在胶泥制成的 小方块上刻好一个个的单字,放在火上烧硬,变成陶活字。平时将这些陶活字装入纸袋,按 照字音韵母的次序排列在木格里。其次,依照稿本拣出所需要的陶活字

文档评论(0)

润笔+解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3300101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