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硫化物黑烟囱典型结构构造及其成因意义.pdfVIP

海底硫化物黑烟囱典型结构构造及其成因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0 卷  第 4 期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Vol. 10  No. 4  2004 年 12 月   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Dec. 2004  海底硫化物黑烟囱典型结构构造及其成因意义 牛向龙 ,李江海 ,冯 军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摘  要 : 在已发现的现代海底黑烟囱中基本都发育分带性构造、通道构造、胶状构造、多孔和填充 构造、交代构造、枝状构造等 ,这些构造为硫化物烟囱的典型构造 ,它们记录了硫化物烟囱的形成 过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 ,是鉴别硫化物烟囱构造的重要特征。不同类型烟囱的形成除了与其围岩 ( ) 相关外 ,也与烟囱演化的成熟度相关。弥散式喷射作用 diffuser 是与烟囱构造相似的常在丘体中 发育的另一重要构造 ,与烟囱构造不同的是弥散式喷射缺乏象烟囱那样的轴向中央通道 ,热液与 海水的混合有严格的范围。烟囱与弥散式喷射作用是丘体上部形成的主要机制。在现代陆上保 ( 存的地史时期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中 ,陆续找到了遗留下来的烟囱构造或烟囱残片 如乌拉尔、皮尔 ) 巴拉、爱尔兰、高板河等 ,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黑烟囱形成机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关  键  词 : 黑烟囱 ; 结构构造 ; 丘体 ; 块状硫化物矿床 ; 成因意义 ( ) 中图分类号: P618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004 0453510 ( ) 1979 年在东太平洋洋隆 21°首次发现高温黑烟囱型热液喷发 RISE Project Group ,1980 。 随后许多正在活动的海底黑烟囱或已经不活动的黑烟囱及其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在大西洋 ( 中脊、印度洋、东太平洋洋隆北段、西南太平洋弧后盆地 冲绳海槽、马里亚纳、北斐济、劳恩海 ) ( 盆 、红海、北冰洋的洋底先后被发现 ARGORISE Group , 1988 ; Fouquet et al ,1991 , 1993a , b ; Halbach et al , 1993 ,1998 ; Bendel et al , 1993 ; Goodfellow et al , 1993 ; Zierenberg et al , 1993 ;侯增 谦等 ,1997 ; Murphy et al , 1998 ; Hannington et al , 1998 ; Brown and McClay , 1998 ; Rona et al , ) ( ) 1986 ; Verati et al , 1999 ; Ronde et al , 2003 图1 。黑烟囱及其周围发育的大量生物、块状硫化 物矿床 ,对现代的生命起源研究、矿床成因的解释都提供了极好的例子。海底热液成矿是一个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