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PT

* 专题六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课标 考纲 佛冈县第一中学 李思球 2012-2-27 网络构建 时空定位 1.四个表现 外商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官僚资本主义(洋务企业、 四大家族)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一个主体 整个近代社会,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3.一个特征 经济结构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2011 年海南单科)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 “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 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 ) 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通过关键词“洋务派”“轮船招商局”“海防…… 布置”“纾商民之困”“作自强之气”,可以判断 B 项为正确 答案。A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 项不是根本目的;洋务运动 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其根本目的是为维护清朝统治,而不 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排除D 项。 答案:B 2.(2011 年广东文综)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 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 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 ) 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解析:根据“清末”“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 可知“创举”是指清末政府奖励工商业,同时说明中国古代的重 农抑商传统在清末得到改变,因此正确答案为 B 项。A项, 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与之无关。C 项,从材料 中可知爵位制度在此之前已产生。D 项,材料未涉及。 答案:B 二、对近代列强经济侵略的认识   1.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造成中国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贫困,因而具有“破坏”作用。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益商品化,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条件。   3.列强侵华将中国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的同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3 [2011·江苏卷]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扎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