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出土医药文献所反映的西夏医学特色.pdfVIP

黑水城出土医药文献所反映的西夏医学特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水城出土医药文献所 反映的西夏医学特色 梁松涛 摘要:黑水城出土的医药文献具有浓郁的西夏医学特色,在 本草学方面具有药物种类丰富、炮制方法多样、多选用道地药材及 优质药材;组方配伍多以小复方;其方剂剂型多与病症及实际生活 方式相结合。黑水城出土的医药文献涉及内科、外科、皮肤科、五 官科、妇科、儿科、针灸科、法医学、兽医等内容,可以管窥西夏医学 的整体发展水平,其医学理论主要继承中原医学理论的核心现点, 同时又吸收了佛教医学理论,更有与党项民族的本土医学理论的 相互融合,西夏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中应有自己的地位。 关键词:黑水城;医药文献;医学特色;医学理论 黑水城,蒙古语称为哈拉浩特,位于今内蒙古西北部额济纳旗 达兰库布镇东南25公里处的荒漠中,是中古时期西夏(1038~ 黑水古城遗址掘走大量西夏文、汉文及其他民族文字文献。这一 重大发现,和殷墟甲骨、敦煌遗书、居延简牍一起被誉为我国近代 地下四大出土文献。 579 万方数据 黑水城出土的主要有汉文和西夏文医药文献,共有30多个编 号,多为宋夏时期医家诊疗经验的总结,由于黑水城独特的自然环 境、地理位置、饮食生活习惯,这批文献反映了西夏时期黑水城居 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形成了与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行医 方式,在治疗上大量使用专病专方,疗效显著,其所用方药极具特 色,外用、内服方剂简单易得,故在中医外科文献中有重要的应用 价值。 黑水城出土的医药文献是党项民族社会生活的结晶,反映了 西夏的医学成就与医学特色。 一、本草学特色 目前公布的黑水城出土的医药文献中虽没有本草学著作,但 其医方类文献中涉及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多种药物,在使用过 程中,因治疗疾病不同,同一药物使用不同的炮制方法, 药物的多样性及同一药物的不同炮制方法体现了本草学在黑 水城区域的发展。 (一)丰富的药物种类 黑水城出土医药文献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医方文献,这些医方 组方药物多样,同时,黑水城出土的其他文献也有关于药物的记 载,如:皿x2822杂字·药物部第十》①、《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卷一 ①西夏写本,文本中间有校改字。共144昧药物,按两字药、三字药、四字药分别 编排,21行两字药,共102味;11行三字药,共41味;1味四字药。详见:俄罗斯科学院 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俄藏黑水 城文献》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580 万方数据 七“物离库门”①、TKl87医方》②等文献。这些药材是对药物学认 识的重要资料。黑水城区域使用的药物主要有三类: 1.矿物药:55味 白石脂、长石、赤石脂、雌黄、磁石、代赭石、胆矾、矾石、干消、 寒水石、琥珀、花乳石、黄银、空青、理石、硫磺、龙骨、龙齿、蜜陀僧、 玛瑙、马牙消、硇砂、菩萨石、砒霜、轻粉、水银、石膏、石灰、石燕子、 雄黄、玄精石、消石、阳起石、玉屑、禹余粮、云母、云砂、朱砂、钟乳、 紫石英、自然铜、真珠、赤石子、没石子、孔公孽、朴硝、沥青、芒硝、 百草霜、金绵矾、黄丹、青盐、砒霜、白矾、铜绿。 2.动物药:53味 壁虎、斑蝥、蚌蛤、白花蛇、白僵蚕、蝉壳、碡瑁、地龙、干蝎、海 马、海蛤、虎骨、甲香、羚羊角、鸣虫、牡蛎、牛黄、桑螵蛸、珊瑚、麝 香、石决明、石蛇、水蛭、文蛤、乌蛇、蜈蚣、乌鱼骨、蜗牛、犀角、香象 牙、紫贝、鳖甲、蛇皮、鱼骨、虎睛、虾蟆、獭肝、蛤蚧、穿山甲、露蜂 坊、蚕晚沙、夜明沙、鸡毛、白马茎、尿、大便、雄鸡屎、黑牛皮、蛆、猪 脂、鹿茸、蝎虎、驴辔。 3.植物药:213味 阿魏、巴戟③、白桂、白术、白蒺藜、白鲜皮、白薇、白芨、白莲、 ①西夏文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卷17“物离库门”内共载232味生药;按蛆虫 食否及药物本身耗减划分为4类。详见:史金波、聂鸿音、白滨译注:《天盛改旧新定律 令》。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午版,第407~408页。 种,另有制方配料6种。有的药物为后世罕见,如山丹花、金锦矾、黄茶、褐白衣等等。 详见: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cz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