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_又见棕榈_又见棕榈_看华人眼中的_美国梦_.pdfVIP

透过_又见棕榈_又见棕榈_看华人眼中的_美国梦_.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出版时间:2012-03-05 11:09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33.1345.G41109.011.html 第 25 卷第 2 期 温 州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2012 年 3 月 Vol 25, No 2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Mar, 2012 透过《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看 华人眼中的“美国梦” 1 2 肖丽花 ,程丽蓉 (1.浙江财经学院教务处,浙江杭州 310018 ;2.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 摘 要:美籍华裔作家於梨华的作品,充满对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处于多重困境之华人的人文关怀。小 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是一位有着中西文化双重经验的作家自我心历的写照,通过“梦想:天堂 美国”、“‘他者’:无根漂浮”和“碎梦:无路逃遁”三个层面对她那一代人的“美国梦”进行了描写 和剖析,力图通过现身说法,让国人了解旅美华人的真实生活。 关键词: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美国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2)02-0066-05 DOI :10.3875/j.issn.1674-3555.2012.02.011 本文的 PDF 文件可以从 获得 美籍华裔作家於梨华祖籍浙江,1931 年生于上海,1947 年赴台,1953 年台湾大学毕业后赴 美留学,之后一直留居美国,至今已近六十年。於梨华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从描写“无根放逐”的 留学生,到塑造“觉醒的一代”,进而关注落地生根后的华人移民,以及近年的知识老人题材等 几个阶段。她坚持用汉语写作,手笔细腻、满蕴乡情。她的小说涉及留美、旅美华人生活的各个 方面尤其是精神状态,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无根一代的代言人”。於梨华是最早开始 以台湾旅美留学生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的,在小说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对她那一代人眼 中的美国梦进行了深入的描写和剖析。 一、梦想:天堂美国 异域“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已是 19 世纪后期,出国留学成为潮流更是晚至 20 世纪初。 日本是有志之士的首选目标,并于 1896 年掀起近代史上第一个留学高潮。1915 年后日本的扩张 政策导致反日运动日益高涨,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日益上升,美国作为新兴强国受到了以胡适、 林语堂、徐志摩等文人学者为代表的众多知识分子的青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和美国分属 两大对立的意识形态阵营,没有正常的外交关系,自然也就没有了国人留学美国的可能性。台湾 则因与美国的特殊联系,大量吸收美国的先进科技文化,崇美的意识迅速盛行,到 20 世纪五六 十年代出现了继 1896 年以来的第二次留学高潮。不过,此时的留学目的及对美国的想象已与之 前的学人有着明显的差别,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留学美国进而移居美国是台湾民众的成功 标尺,这源于对自由生活和美好前途的向往,也不乏崇洋媚外意识。由于美国传入台湾的信息都 收稿日期:2010-03-09 作者简介:肖丽花(19

文档评论(0)

ffp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