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冬瓜病虫害防治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冬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先正达—陈伟冬瓜栽培基本常识 品种:冬瓜 原产地:中国南部 种植地区:南北都有栽植,但以南方居多; 繁殖:雌雄异花,靠虫传粉 播种:始于初春 密度:300~400株/667m2的 生育期:种子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开花结果期 结果蔓:多数靠主蔓结果,通常一株1瓜; 附:瓜类蔬菜特点 除黄瓜外,其他品种都有发达的根系,但根的再生能力弱,幼苗移栽后还苗期长,适于直播。 瓜类为蔓性植物,茎长,瓜蔓和土壤接触易生不定根,栽培上,一般多采用整枝、压蔓或设立支架等技术措施。 瓜类雌雄同株异花,雄花多、雌花少;雌雄花均有蜜腺,属虫媒花,是异花授粉植物。多数花为黄色,上午开放;葫芦花为白色,晚上开放。开花时当天多雨,温度低,昆虫活动受到限制,需人工授粉。 果实成熟时,除苦瓜外,一般不开裂。佛守瓜每果一粒种子,其他瓜每果含有数粒种子。 以嫩果实食用的品种:黄瓜、西葫芦、瓠瓜、丝瓜、苦瓜; 以老熟果实食用的品种:西瓜、甜瓜、冬瓜、南瓜 瓜类有许多共同的病害:枯萎病、疫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对黄瓜、冬瓜都发生严重。 冬瓜各主要生长时期及其发生的病虫害 冬瓜不同部位发生的主要病虫害 冬瓜猝倒病病症 症状: 主要为害育苗畦中的幼苗。种子在出土前被侵染发病,表现为烂种; 幼苗发病茎基部呈水渍状暗色病斑,绕茎后,病部缢缩呈线状倒伏。 子叶以下发病出现“卡脖子”现象;地面潮湿时病部见密生白色绵状霉; 一般苗床低温(15~200C)高湿育苗期遇阴雨易发病。 冬瓜猝倒病发病条件 病原: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真菌病害 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中越冬,可在土中长期存活。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侵入幼苗细胞内,受病组织迅速腐烂。病株上产生的孢子囊可直接萌发或产生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引起再传染,带菌的种子、堆肥和农具也可传播。 ????该病原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15℃-20℃。苗床长期处于15℃以下的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幼苗生长衰弱最易发病。在苗期管理不当、密度太大、通风透光不良、光照不足、灌水过多、保温不良、连阴天时,易发生此病。 冬瓜猝倒病防治 防治: 选择地势高,水源方便,旱能灌,涝能排,前茬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地育苗; 降低湿度:保持育苗畦床土表面干燥,苗床内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以下,可减少病害的发生。?为了减少浇水次数,可用多次在畦面撒细土的办法保墒。如果必须浇水,应在上午进行,中午放风,排除湿气,下午在苗床上撒干燥的草木灰。草木灰有3个作用:一是吸湿,降低表面土壤湿度;二是抑制病原苗发生;三是加深土表面的颜色,有利于多吸收阳光提高地温。 喷药防治 幼苗发病初期,用适乐时(25%咯菌腈)300倍液喷施或浇灌畦面,每7~10天喷一次。喷药应在上午进行,中午温度高时应排风降低苗床湿度。 冬瓜疫病症状 病原:鞭毛菌亚门的真菌德氏疫霉(真菌性病害) 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在接触或靠近地面的部分发生,病瓜腐烂发臭。 病斑黄褐色水渍状,扩展快稍凹陷,潮湿时表面生白色绵状物。 蔓上病斑开始暗绿色,后扩大湿润变软,病上部出现萎焉。 冬瓜疫病防治 防治: 对冬瓜地实行3~4年以上的瓜菜或瓜粮轮作;在瓜长大后用草或其他物件垫瓜,把瓜吊起,不使其与地面接触; 雨季适当控水,雨后及时排水,使雨过地干;遇旱浇水,但忌大水漫灌。 及时拔出发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见到半熟病瓜及时摘除; 喷药防治 使用阿米西达(25%嘧菌酯)20-30ml/亩兑水45升喷施,间隔7~10天连施2~3次,效果很好。 冬瓜枯萎病症状 病原:尖镰孢菌冬瓜专化型 (真菌性病害) 症状: 先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腐烂缢缩,而后出现茎纵裂,流出胶质物; 潮湿时病部会长出粉红色霉状物,干缩后成麻状;病茎维管束变褐; 病初期白天萎焉,夜间可恢复,数天后植株萎焉死亡。 冬瓜枯萎病防治 防治: 轮作,最好水旱轮作;并选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块种瓜; 播种前用适乐时(25%咯菌腈)40ml兑2两水拌10kg种子 发病期间减少浇水次数,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发现病株及时连根铲除销毁,并在病穴撒施石灰,防止扩展蔓延;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阿米妙收(32.5%苯甲·嘧菌酯)30-40ml/亩叶片均匀喷雾。 冬瓜霜霉病症状 病原:鞭毛菌亚门 (真菌性病害) 症状: 结瓜期发生严重,主要为害叶片,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渐往上发展。 病菌从叶片气孔侵入。病斑初为水浸状淡黄色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炭疽病多成圆形或椭圆形)。潮湿时病斑背面会有紫黑色霉,遇连续阴雨,病叶腐烂。遇晴天病斑干枯。 发病适宜温度15~240C,低于150C或高于280C不适发病。 相对湿度H80%,多雨潮湿,忽晴忽雨,昼夜温差大利于病害蔓延 冬瓜霜霉病防治 病原:葫

文档评论(0)

chqs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