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 1、定义 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对象,也就是会计人员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一系列工作的空间范围。 2、如何明确会计主体 (1)明确会计主体首先要能够区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的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 (2)明确会计主体还要区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有经济来往的其他会计主体的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一般而言,法律主体均可以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则未必都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 1、定义 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的削减业务。 2、意义 持续经营是财务会计一系列原则和方法的基本前提 ,资产的计价、收益的确认都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上 。 会计分期 1、定义 是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据以计算损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具体分期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 年度 半年度 季度 中期 月度 注意:我国会计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3、意义 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是分期结算帐目、分期编制财务报告、贯彻一系列会计原则等的理论和实务基础。 4、国外的情况介绍 货币计量 1、定义 是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规定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财务会计报告必须为人民币。 3、注意 (1)货币计量的附带假设是币值稳定。 (2)货币计量不排斥非货币计量。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特征) (会计核算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相关性原则(有用性) 三、明晰性原则(可理性) 四、可比性原则 五、及时性原则 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七、重要性原则 八、谨慎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要求: 1、内容真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数字准确: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3、资料可靠:会计信息能经受考验 相关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要求:——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使信息有用。 明晰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要求: 1、会计记录准确、清晰; 2、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 3、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勾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 可比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会计政策要一致 1、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同期可比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2、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期可比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及时性原则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要求: 1、及时搜集信息; 2、及时处理信息; 3、及时传递信息。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为自有资产一样(如购入飞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