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章交通运输与通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交通运输与通信 第一节? 发展历程 ? ? 1.近代交通起步晚、发展缓慢 我国古代交通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是,近代交通运输与邮政通信业起步比西方落后了半个多世纪。发展步伐缓慢,备受战争摧残。到本世纪40年代末仍处于极其落后的状态。 铁路在中国的兴建比西方第一条运营铁路落后了50年。1875年修建了第一条营业铁路吴淞线,长15公里,仅运营16个月即被拆除。1881年唐(山)胥(各庄)线的建设是中国铁路的正式开端。此后68年间先后建设了2.5万公里铁路,但到1949年仅存2.l万公里(不包括台湾省)。 公路运输始于本世纪初。1902年进口第一辆汽车,1906年在广西建设了第一条公路镇南关(今友谊关)至龙津线,长50公里。其后42年先后建设公路18万公里,到1949年仅存8.07万公里。 近代水运是随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而开始的。1862年美国洋行首先在上海建立了旗昌轮船公司。随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在上海、天津等地办起轮船公司,直到1872年清政府才创办了官办轮船公司招商局。外商不仅垄断了远洋运输,也控制了沿海及长江航运。沿海和沿江海关也多操纵于各帝国主义列强之手。到1949年内河航道计7万公里,以木帆船为主要运力。 航空运输发展尤为艰难。1920年北洋政府筹划的京沪航线京津段开航,一年后即停航。1929年南京政府开办的沪蓉航线沪宁段首先运营。到1948年“两航”(中国和中央两航空公司)共开航线56条,通航40多个城市。 近代邮政事业首先起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创设邮局,早于1834年英国在广州开办邮局,随后其它列强也纷纷在华设立各自的邮局。清政府称之为“客邮”。直到1896年清政府才创办大清邮政。但邮政大权及高层顾员长期操于外国人之手。到1949年全国邮电局所仅2.63万处,邮路总长70.6万公里,其中非机动运输工具邮路比重高达86.5% (61万公里)。 电信发展始于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私自在华设水线(海底电缆),并在上海租界设立电报局。1881年英商瑞记洋行在上海英租界装设电话。199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在天津装设电话,1901年把电话线擅自延伸到北京。中国自办电报始于1877年台湾的台南至旗后(今高雄)军用电报线,1879年在天津与大沽口、北塘海口炮台之间架通军用电报线。 1881年沿大运河建成天津至上海电报线,全长3 075华里①,沿途设7个电报分局,于当年12月28日开办公众电报业务。这是中国开办公众电报业务的开端。到1949年全国(除台湾省外)仅有长话2 881路,电话电路3 007路;市话容量仅31万门,装机26万部②。 近代交通业在近百年发展中受到落后生产关系的制约,发展缓慢。包括台湾省在内全国到1949年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内河航道)总长仅18.39万公里。不仅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印度。印度当时铁路和公路长度分别为我国的2.4倍和4.3倍。我国每百平方公里的交通网密度为1.92公里。铁路网密度只有美国的1/14。公路网密度也只有印度的1/14。运输线路大多互不联网。城市交通设施极其落后,全国157个设市城市仅有130个设有道路,仅79市有较高级的路面。人均道路面积仅1.46平方米。只有26市开行公共交通。利用机动工具的道路只占13.5% 。 交通设施水平低,质量差。铁路复线率仅4% ,30% 的车站无信号设备,72% 的区间无闭塞设备。公路路况尤差,60% 无路面,晴雨通车线仅占42% 。全国仅有民用客货汽车5万辆,又大多集中于上海、天津等少数城市。内河航道基本处于天然状态,水深1米以上航道只占 33% 。全国仅有电话 26.28万部,普及率为 0.05部/百人。 交通设施分布极不均衡,交通通达性很低。运输线路的3/4分布于哈尔滨-北京-广州以东的地区,其面积约占1/4。交通干线大多集中于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交通线路稀少,大部分乡村不通机动运输工具,不能通邮。7省区无铁路联通。尚有少数城市没有铁路和公路通达,完全依靠水运和人畜力运输工具对外联系。 ? 二、新中国交通建设进展迅速 ? (l)恢复期(1949~1952年)。经过3年恢复建设,原有交通设施全面开通运营。并开始有计划地建设新设施。如四川人民半个多世纪向往的成渝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建成通车。开始着手大批新交通设施创建的调查、设计和规划工作。经济地理工作者参与了许多新铁路的选线调查,如包兰线、集白线、川黔线、湘黔线等。 (2)交通网延伸为主的时期(1953~1978年)。自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开展了大规模的交通建设。50~70年代交通建设的重点主要在内陆地区,与全国经济建设、生产力布局、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紧密配合。运输网和通信网逐步向全国各地延伸,综合交通网雏形初步形成。1978年与1952年相比,五

文档评论(0)

ffp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