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xx.xxx备案号:CEC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xxx — 2011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
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smart substation
(报批稿)
2011-xx-xx发布 2011-xx-xx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体系架构及功能要求 2
5.1智能变电站自动化体系架构 2
5.2一体化监控系统架构 2
5.3系统功能要求 3
5.4应用间数据流向 6
6 一体化监控系统结构 7
6.1系统结构 7
6.2网络结构 9
7 系统配置 9
7.1硬件配置 9
7.2系统软件配置 10
7.3时间同步 11
7.4性能要求 11
8 数据采集与信息传输 12
9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12
编 制 说 明 13
前 言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和生产管理的基础,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备用调度体系建设的基础。为规范智能变电站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体系架构、功能要求和系统配置等,为智能变电站设计和建设提供技术标准和依据。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生产部、基建部,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参加单位:重庆市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吉林省电力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陕西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永福、倪益民、黄国方、石俊杰、郭建成、柳力、李震宇、张强、窦仁晖、姚志强、樊陈、任雁铭、廖泽友、季玮、葛立青、李刚、叶海明、许伟国、赵蔚娟、黄少雄、徐石明、张海滨、杨松、吴玉林、苏麟、王海峰、周帆、杜奇伟、陆天健、张建华、李江林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体系架构、系统功能、网络结构、系统配置、数据采集与信息传输、安全防护等建设技术要求,规定了相关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11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设备研制和工程调试。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840.8 互感器 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GB/T 20840.8,MOD IEC60044-8: 2001)
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Q/GDW 215 电力系统数据标记语言-E语言规范
Q/GDW 383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GDW 396 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
Q/GDW 416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PMU)测试技术规范
Q/GDW 44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Q/GDW 534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
Q/GDW 622 电力系统简单服务接口规范
Q/GDW 623 电力系统动态消息编码规范
Q/GDW 624 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规范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3 术语和定义
Q / GDW 383 、Q / GDW 441、Q/GDW 215、Q/GDW 396、Q/GDW 416、Q/GDW 534、Q/GDW 622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integrated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GHz TD-SCDMA Uu接口技术要求part 2-物理层技术规范-2: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映射_rev1.doc
- 2GHz TD-SCDMA Uu接口技术要求part 3-物理层技术规范-3:复用与信道编码_rev1.doc
- 03 TO_NO005_C01_1 TD-SCDMA接入优化专题-51.ppt
- 03月PC、ABS、PP上游原料监控和未来预测分析.doc
- 3.CP_SP002_C01_0 CDMA2015 1xEV-DO Rev.A 系统信令流程-64.ppt
- 3G+WCDMA基站培训.ppt
- 3G基础和综合_WCDMA & CDMA2015.ppt
- 3G交流(核心网部分)第六版-xiao.ppt
- 3G路由器简介.ppt
- 3G时期盈利模式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策略10.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