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实验学校艺特班09届高三第七次历史小综合检测试卷.docVIP

永顺实验学校艺特班09届高三第七次历史小综合检测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顺实验学校艺术特长班09届高三第七次历史小综合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量:90分钟 考试时间:2009年5月1日 备注:第26题为三科综合题,地理和政治不计入总分,供考生演练之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叮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2、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典故的表述,真实的是: A、“退避三舍”源于城濮之战,城濮之战是奠定楚庄王霸主地位的决定性战役 B、“朝秦暮楚”、“秦晋之好”都与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迅速上升有关 C、“图穷匕见”典出《荆轲刺秦王》,其中“秦王”是指秦孝公 D、“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挥汗如雨”是战国时齐国都城临淄繁华的写照 【解析】选D。“退避三舍” 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两汉时期,新疆被称作西域,公元前二世纪最早通西域,通西域的准确含义是A、在西域正式设立管理机构B、西域已纳入汉朝版图C、沟通了内地与新疆的联系D、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文章则司马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托孤)则霍光金日(石单);其余不可胜记!与上述人才兴盛有关的制度是A、推恩令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儒雅 文章察举制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菜肴形式日益多样化,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外交流的空前频繁 ②民族融合的加深 ③士族在饮食享受上的追求 ④丝绸之路的开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列关于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C、有利于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A、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扩张 B、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C、振兴了中国的航运业 D、起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作用 11、陈独秀曾著文指出:“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这实际上分析了: A、戊戌变法的起因 B、二次革命的起因 C、辛亥革命的起因 D、新文化运动的起因 12、中国近代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它们最早被破坏和收回分别是在A、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B、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抗日战争时期 C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抗日战争 B 本题考查前后知识的联系。鸦片战争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解析]D 可与敦克尔大撤退的作用类比得出答案。人力、物力的转移为后来的抗战保存了实力,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中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6、中国共产党在党员中开展的规模空前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在历史上与之性质完全相同的有① 1942年整风运动② “三反运动③ 1957年整风运动④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17、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特殊”、“新式”的含义是: A、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8、1971年9月22日,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提出“关于代表权的决议草案”指出:“(一)兹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并且建议它得到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席位;(二)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三)建议联合国一切组织和专门机构在决定中国代表权时考虑本决议的条款。”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尊重联合国国际组织的权力与地位   B、承

文档评论(0)

sdfgr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