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性别视角对性骚扰立法模式的反思_民法论文.doc
从性别视角对性骚扰立法模式的反思_民法论文
从性别视角对性骚扰立法模式的反思_民法论文
关键词: 性骚扰/立法模式/性别反思/法理研究
内容提要: 性骚扰是涉及人格尊严与人身权利的重要法律问题。综观中国有关切实保障公民人身权益的法律法规,发现尚缺少社会性别视角,亦缺少具体有效、操作性强的规定。已启动的立法举措具有立法视角与思路的突破,标志着性骚扰成为受社会与法律制约的行为,但性骚扰立法仍缺少系统科学立法模式的统筹。笔者认为应创建性骚扰立法模式,制定统一的反性骚扰法案,以预防与制止性骚扰。 Abstract: Sexual harassment should be made a legal issue because it infringes upon personal dignity and rights. A comprehensive surveyof laws of our country that safeguard citizen,s person rights and interests will reveal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gender consideration andstipulation of operational procedures. It will also indicate that these laws have made certain breakthroughs in conceptualization in someareas, signaling that sexual harassment will be one day made unlawful. At the moment,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an overall planfor legislative action against sexual harassment. The author argues that relevant legislative models be established and that a unified legislationbe adopted to prevent and eliminate sexual harassment.一、性骚扰立法模式理性选择立法模式主要是指根据立法技术、立法规则、立法理念与立法视角界定划分的立法方法。立法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立法质量。立法模式之选择会直接导致理论与实务的变革,直接影响公民权利的保护力度与质量。立法模式通常指引法律的基本架构,充分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在社会性别视角下,性骚扰立法模式亦是目前性骚扰立法的前提。只有在确定性骚扰立法模式的前提下,立法者才能通过自觉、有意识的活动,细化具体法律制度。立法模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性骚扰立法思路、内容框架及反性骚扰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目前,中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率先突破性地作了禁止性骚扰的原则性规定,但因对性骚扰概念、类别及责任体系均无统一科学之界定,导致性骚扰法律的适用具有极大局限性,因此,《妇女权益保障法》尚未达到性骚扰立法的终极目标。尽管预防与制止性骚扰的理念与精神在《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中有一定体现,但笔者认为,如果援引其它法律精神处理性骚扰行为仍有将性骚扰问题排挤在法律边缘之嫌。粗放型的性骚扰立法模式,将使执法者陷入无法操作相关法律之困境。笔者认为现时期性骚扰立法尚未有固定、成熟的模式。就目前而言,可以借鉴国际社会有效的立法经验,立足中国实际情况,从社会性别视角切入,以预防与制止职场性骚扰作为切入点或通过司法解释出台作为突破口,最终制定全国统一的预防与制止性骚扰法案,即采用多轨制或多元机制的立法模式。二、性骚扰立法的国际和国内背景1.国际社会背景性骚扰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女性是性骚扰中的主要受害群体。国际劳工组织在23 个国家进行调查,证实15% -30%的女性称其曾遭遇性骚扰。调查官员称,这可能是实际发生的一小部分,估计有六成受害者因惧怕或不愿启齿而保持沉默。欧盟有关统计报告显示:西班牙有84% 的职业妇女遭受性骚扰。希腊的60% 女性遭受过性骚扰,荷兰是58% ,德国是50% 。英国则有51% 的职业女性认为遭受过性骚扰。[1]联合国为有效保障妇女权利,已通过有关保护妇女权利的公约18 项和宣言5 项。其中1993 年通过的《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第2 条第1 款明确将“在工作场所、教育机构和其他场所的性骚扰”及同款第3 项“国家纵容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列入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第2 条(b)以及《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19 号一般建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京特·雅科布斯的刑法思想介评_刑法论文.doc
- 亲子关系诉讼中的亲子鉴定协力义务论——兼评《婚姻法解释(三)》第2条_民法论文.doc
- 亲子鉴定之法律思考_民法论文.doc
- 亲属免证权浅论_司法制度论文.doc
- 亲属权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分析_民法论文.doc
- 人与物关系的变化:从物权法到环境资源法 ——鱼虾苗增殖放流的法律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doc
- 人事争议诉讼遭遇“法律障碍”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及法律救济路子被“消灭”_民法论文.doc
- 人事诉讼判决效力的扩张与第三人程序保障_民法论文.doc
- 人体器官捐赠的法律思考_民法论文.doc
- 人力资本出资的比较法考察_经济法论文.doc
- 从恢复性司法看刑事和解在中国 引入和应用_刑法论文.doc
- 从恢复性司法看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引入和应用_刑法论文.doc
- 从成文法的构成看司法法治主义下的审判逻辑_司法制度论文.doc
- 从我国人身权保护领域看侵权法的功能_民法论文.doc
- 从我国新刑法典实施论《罪刑法定原则》_刑法论文.doc
- 从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高度盖然性”试论对我国民事诉讼职权主义之完善_民法论文.doc
- 从我国离婚法律制度看婚姻法的立法瑕疵_民法论文.doc
- 从我市法律服务市场现状浅谈我国法律服务市场规范_法学理论论文.doc
- 从抽象行政行为中的政治看其审查_行政法论文.doc
- 从拆迁到征收——当下中国拆迁面临的问题、出路及难点_民法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