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的诗句中运用了
A.神话原型理论 B.移情理论
C.距离理论 D.形式主义理论
2.以下关于文学作品和文学文本的概念,正确的是
A.文学作品是读者已经阅读并赋予其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B.文学文本是读者已经阅读并赋予其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C.文学作品是作者创作出来有待于读者阅读的语言系统
D.二者的含义完全一样
3.英加登认为只有部分文学具有“形而上特质”,这种文学属于
A.“神圣的文学” B.“幽默的文学”
C.“崇高的文学” D.“伟大的文学”
4.西方典型理论传入我国的时间是
A.1949年建国以后 B.民国以后
C.“五四”以后 D.鸦片战争以后
5.意境的形象特征是
A.虚实相生 B.生命律动
C.情景交融 D.韵味无穷
6.通过绰号直接显示人物性格的代表性作品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不容易发生变化的是
A.物质文化 B.艺术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8.以下的艺术形象属于创造性想象的是
A.孙悟空 B.宋江
C.唐僧 D.曹操
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创作动机就是创作冲动 B.创作动机始终指向创作过程本身
C.创作冲动是一种极其理性的情感 D.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品的风格
10.第一个有系统纲领和自觉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
A.表现主义 B.象征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实主义
11.简练而精辟地提出“风格即人”的是
A.马克思 B.黑格尔
C.歌德 D.布封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说起源于祭祀 B.戏剧起源于神话
C.《西游记》的成熟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 D.文学与政治无关
13.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是
A.弗雷泽 B.弗莱
C.荣格 D.弗洛伊德
14.提出“我手写我口’’的是
A.徐志摩 B.梁启超
C.黄遵宪 D.郭沫若
15.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
A.传达情感 B.表现情感
C.投射情感 D.再现情感
16.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于
A.《论语》 B.《周易》
C.《庄子》 D.《论衡》
17.作品具有节奏美的代表性小说家是
A.老舍 B.鲁迅
C.汪曾祺 D.林语堂
18.中国古代的“教化说”与西方的“寓教于乐”说属于文学观念的
A.表现说 B.客观说
C.实用说 D.独立说
19.被称为“象征主义宪章”的诗歌《交感》的作者是
A.马拉美 B.波德莱尔
C.瓦莱里 D.兰波
20.标志现代主义终结和后现代主义开始的是
A.《芬内根的守灵》 B.《变形记》
C.《等待戈多》 D.《追忆似水年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郑板桥提出的艺术创作过程包括
A.“眼中之竹” B.“纸上之竹”
C.“胸中之竹” D.“手中之竹”
E.“心中之竹”
22.文学传播经历了以下哪些阶段?
A.广播传播 B.口头传播
C.书写印刷 D.手机传播
E.电子传播
23.典型的美学特征包括
A.特征性 B.情感性
C.哲理性 D.丰厚历史意蕴
E.艺术魅力
24.叙述内容包括
A.场景 B.故事
C.人物 D.行动
E.感情
25.文学文本的层次有
A.文学语言 B.文学形象
C.文学意蕴 D.文学内涵
E.文学动作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时距
27.文学流派
28.陌生化
29.文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述文学批评的方式。
31.简单叙述文学的文化意义。
32.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有哪些?
33.中国小品文的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35题各12分,第36题14分,共38分)
34.结合自己的接受过程,试述文学接受的审美效果。
35.结合具体的叙述作品,试述文学人物的类型划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