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发动机排放与控制.ppt
本章要求: 了解: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组成及其危害。 理解:影响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 掌握:降低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主要措施。 第八章 发动机排放与控制 第1节 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及危害 发动机主要有害排放物: CO、HC、NOx和微粒(碳烟)。 一、发动机有害排放物及其危害 1、一氧化碳(CO) 特点: 无色、无味、有毒(引起窒息)。 CO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是氧的300倍,而分离速度却是氧的1/3600,并会阻碍氧的释放。 2、碳氢化合物(HC) 成分: 未燃、不完全燃烧的烃类及其部分氧化物组成,如烷烃、稀烃、芳香烃、醛、酮等。 无害 有害 3、氮氧化合物(NOx,如 ) NO、NO2、N2O3、N205等。 危害: 1、直接引起人类中毒; 2、形成酸雨,破坏生态; 3、在紫外线作用下,与HC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 浅蓝色烟雾(O3和PAN),易在中午日照最强时产生,其毒性较NOx更强。 4、微粒(碳烟) 危害: 1、微粒(0.1μm) 破坏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 2、微粒上的附着物(SO2、NOx、HC等)引起中毒、至癌等。 通常,柴油机的碳烟排放量约为汽油机的30倍以上。 二、排放标准 1.0 1.0 0.10 0.90 0.90 直喷 0.30 0.56 0.70 0.97 HC 微粒 NOx CO NOx HC CO 0.25 0.50 0.70 0.97 0.025 0.05 0.08 0.14 2005 2000 1995 1992 生效日期 2.72 0.97 0.97 2 .27 欧1 0.64 0.15 0.2 2.3 欧3 0.50 0.08 0.1 1.0 欧4 非直喷 0.5 0.5 2.2 欧2 柴油机 汽油机 法规 单位(g/km) 我国制定的国3标准在数值上与欧3标准基本一致,但增加了强制安装OBD诊断接口的要求(诊断排放自诊断)。 三、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 1、CO的生成 来源: 1、不完全燃烧(包括局部缺氧燃烧); 2、高温CO2与H2O的裂解反应(2000℃以上)。 对于柴油机,过量空气系数大(富氧),且燃烧温度也较低,故其CO排放低; CO(%,体积分数):汽油机0.1~6; 柴油机0.05~0.5。 柴油机与汽油机比较: 而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偏小(氧少),且燃烧温度高,CO排放较大。 2、HC的生成 (1)、未燃和不完全燃烧; 冷激与缝隙效应(50%~70%) 润滑油膜和沉积物的吸附(30~40%) 过浓或过稀造成的火焰淬熄 (2)、曲轴箱的窜气及燃油系统的蒸发泄露。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比较: (1)、柴油机燃油是在压缩接近终了时才喷射,因而冷激、缝隙与吸附效应的影响小,故HC排放较汽油机低; (2)、柴油机HC主要来源于混合不均匀造成的过浓或过稀及喷油器压力室容积内的残留燃油。 HC(%):汽油机0.2; 柴油机0.02~0.1。 由于部分HC在排气过程中会被氧化,因此,提高排气温度(如推迟点火/喷油、排气绝热等)有助于降低HC的排放。 3、NOx的生成 来源: 高温、富氧燃烧。 抑制NOx的生成必然与燃油经济性相矛盾。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比较: 由于柴油机的最高燃烧温度较汽油机低,故NOx的排放量较汽油机少。 NOx的生成与温度的关系 NOx(%):汽油机0.2-0.4; 柴油机0.07~0.2。 4、微粒(碳烟)的生成 来源: 高温、缺氧燃烧。 由于大部分碳烟在燃烧后期及排气过程中会被氧化,因此,提高排气温度有助于降低碳烟的排放。 对于汽油机,采用无铅汽油时基本不排放碳烟; 柴油机与汽油机比较: 而柴油机,由于采用缸内喷射、边喷边烧的工作模式,较容易产生局部高温缺氧燃烧,故碳烟生成量较汽油机大得多(30倍以上)。 微粒(g/m3):汽油机0.005; 柴油机0.15~0.3。 第2节 影响汽油机排放的主要因素及控制 一、影响因素 1、混合气成分(主要影响因素) 空燃比对排放的影响 混合气浓(14.9)时: 理论空燃比附近(≈14.9)时: 混合气稀(空燃比14.9)时: 缺氧燃烧,CO和HC排放大,NOx排放小; 燃烧迅速、充分,CO和HC排放低,但NOx排放高; 燃烧速度慢、温度低,CO和NOx排放低,但淬熄现象增加使HC排放高。 2、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对排放的影响 点火推迟(减小提前角): 后燃严重,最高燃烧温度低,NOx排放少;同时,由于排温高,有助于HC的氧化,但动力性与经济性差。 点火提前(增大提前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ppt
- 材料类本科生培养方案.doc
- 毕业设计计算书(八层框架结构)_secret.doc
- 氢能太阳能商务智能开发利用.ppt
- 流体力学课后答案.doc
- 流体力学课后答案和过程.doc
- 爱爱医资源-损容性皮肤疾病治疗.ppt
- 牛津版初中英语词汇表.doc
- 生物质颗粒机的特点及相关信息.ppt
- 祖父的园子课件ppt.ppt
-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区思想政治教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营销伦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二外日语(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企业与破产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逻辑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综合英语(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软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外钢琴音乐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竞技用户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