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瓦斯治理方案.doc
2012年岔角煤矿瓦斯治理方案
赤水市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12月26日
目 录
第一章 矿井概况 3
第一节 矿井煤炭资源自然条件 3
一、概况 3
二、外部建设条件 5
三、资源条件 8
第二节 矿井开拓方式与开采方法 19
第三节 矿井安全现状 19
第四节 瓦斯赋存及瓦斯灾害危险性 20
一、瓦斯 20
二、煤层自燃倾向性及煤尘爆炸性 20
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20
第五节 矿井“一通三防”系统现状 21
一、矿井通风系统 21
二、矿井安全监测 21
三、瓦斯抽放系统 21
第六节 矿井防灭火、防尘现状 22
第二章 瓦斯治理 24
第一节 瓦斯治理工作目标及原则 24
一、瓦斯治理工作目标 24
二、瓦斯治理工作原则 24
三、瓦斯治理工作现状 25
第二节 2012年的采掘接续安排 25
一、2012年生产计划 25
二、采面接续 25
第三节 瓦斯治理方案 25
一、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 26
二、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 28
三、采空区瓦斯治理 28
第四节 抽放工程安排 29
一、瓦斯抽放计划 29
二、瓦斯利用 29
第三章 瓦斯治理资金规划 31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节 矿井煤炭资源自然条件
一、概况
1、地理概况
(1)矿井位置、范围与交通
赤水市岔角煤矿位于贵州省习水县习酒镇岩寨村,地理座标:东经106°07′19″~106°08′41″、北纬28°09′57″~28°11′37″。矿址距习水县城直距17km,公路里程26km,有矿山公路与茅(台)~习(水)公路相接,可通省内外各地,平硐井口位于赤水河岔角码头边,赤水河可通行木船和载重60t~180t的机动船,下行90km到赤水市码头,交通方便。
(2)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①地形地貌
井田处于受地质构造和赤水河侵蚀切割作用形成的中低山地地貌单元,高山深谷间的斜坡地带,最高为东北面的鸡冠翅山,该井田属桑木背斜西翼,地层走向与煤层走向大致为北东,倾向北西,倾角为20°~26°,为单斜构造,全区构造简单,没有大断层和褶曲。该井田属高原中低山谷地貌,地行起伏较大,赤水河河床最低标高+313m,区内最高标高为+1157m,形成比高844m的中高山地带,鸟瞰全区,北高南低。
②气候条件
井田位于黔北,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C°;年降雨量约1197.8mm,降雨量不均,5~8月为雨季,降雨量频繁,是地质灾害易发季节,12月份至次年3月份为旱季。
(3)水系及其主要河流
南面有赤水河沿井田边界穿过,枯水季节流量为40m3/s,洪水季节可达6000 m3/s,历年最高水位+332.9m,比原有主平硐井口高7.9m,随季节性变化较大,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大。
(4)环境状况
岔角煤矿东南面为赤水河,技改扩能后煤矿井下水、工业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将会使区内河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5)地震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井田范围内地震烈度为VI度。
2、技改规划及煤矿(技改)开发现状
(1)技改规划及审批情况
岔角煤矿于1934年建矿,解放后收归国有;1966年行政区划分,该矿地界划归赤水市所有,岔角煤矿为赤水市唯一合法矿井,在之前一直未明确矿井井田边界线,1975年贵州工学院来矿实习,帮助矿作了槽探和普查工作;由于资料不全,经多年的生产证实,很多资料与实际出入太大,岔角煤矿请112地质大队来矿探查,进一步完善矿井的技术资料。1993年,经省、地地矿部门正式确定矿井开采范围;2001年该矿委托林东矿务局设计研究所为岔角煤矿进行开采方案设计,矿井生产规模(6万t/a)(企业法人:张和清),证件齐全。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该矿井的发展得到了生机。为了抓住机遇,岔角煤矿近年来对井下投入了上千万元的资金进行安全整改、更新和完善,对井下各系统进行彻底改造。赤水市岔角煤矿十年期采矿许可证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于2007年8月7日颁发,证号为:5200000721502,企业法人为张和清,企业性质为国营,开采矿种为煤炭。井田面积为2.7181km2,生产规模为15万t/a。
二、外部建设条件
1、交通运输条件
赤水市岔角煤矿的煤炭主要通过赤水河航运到赤水市各地,并沿赤水河经四川省合江码头进入长江,远销江、浙一带省区。煤矿经公路距习水县城26km,距赤水市125km,距川黔铁路赶水火车站125km。有矿山公路与茅(台)~习(水)公路相接,矿井位于赤水河岔角码头边,赤水河可通行木船和载重60~180t的机动船,下行90 km到赤水市码头,交通较为方便。
岔角煤矿交通位置详见图2-2-1。
2、电源条件
赤水市岔角煤矿采用双回路供电,供电电源一趟来自四川古蔺太平变电站,一趟来自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