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_教育理论论文
试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_教育理论论文
论文关键词:晚清曾国藩家庭教育
论文摘要:曾国藩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典范。他以“爱之以其道”为原则,以“兴小家”、“昌大家”为目的,在“耕读”、“勤敬”、“孝友”等方面身体力行,教育子弟,取得了实际的效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湖南湘乡人,是洋务派领袖之一,在政治、军事、洋务上显赫的功绩,在哲学、治学、教育上有独到见解。本文就其家庭教育进行初步的分析。
一、曾国藩家庭教育的原则及出发点
“爱之以其道”是曾国藩家庭教育的原则,也是他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所谓“爱之以其道”,就是用他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教育子弟。他把自己的人生经验用儒学文化加以提炼,蕴含在历时二十年的家书中,用它那无时不在的穿透力来教育子孙。
曾国藩注重家庭教育的出发点有二:
其一,从“兴小家”出发。曾国藩谥称“文正”,他寒窗数十载,从军数十载,备受艰辛,方有权绾四才,位列三公,拜相封侯,他深知名誉、地位、家世来之不易,渴望自己的儿孙显赫万世,永不衰败。同时,他目睹那些达官显贵家庭之子女,不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固守祖父留下的基业,就是挥霍浪费,吃喝嫖赌,欺压人民,横行市井,不思上进,家业荡然已尽的诸多事例,为此而深为忧虑不安。于是,曾国藩冷静思索,从封建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据,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独创了一套治家理论和方法。
其二,从“昌大家”出发。曾国藩认为,家庭教育和政治息息相关,治家治国的关系密不可分。他认为:“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注1]而大众又融于各个家庭,家庭组织,在当时的社会,又以父子兄弟为中坚,想求家事顺遂,应当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原则。国家之组织,以君君臣臣为中坚,欲求国泰民安,应当以君明臣忠为准绳。国家又由无数个家庭组合而成。因此,家庭教育是起点,也是基础。可见,曾氏把政治观贯穿于家庭教育中,而且不仅仅局限于一家或几个子弟的范围,以求实现家庭教育的长远目的;每个家庭的教育搞好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教育也就搞了上去;那么国家也就会随家庭稳定而稳定,随家庭繁荣而繁荣。
二、耕读、勤敬、孝友:曾氏之家庭教育内容观
曾国藩对子女的家庭教育非常严格,虽然他常年在外做官、带兵打仗,但家信未尝间断,希望子弟们对先世家风谨守勿失,以达其兴“小家”并“昌大家”之家庭教育目的。一定的家庭教育目的总是要借助一定的教育内容来实现。曾氏之家庭教育内容观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曾氏认为应当“耕读”并列,不要丢失农家子弟的本色。“耕”(包括种菜、养鱼、养猪等)可使子弟具有勤劳的品质并使家衣食足而富有生机;“读”则可使家有书香之气。二者结合,则既能提高子弟的各种能力,又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曾国藩强调:“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柴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必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习之。”[注2]又严格规定:“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椅、牧粪、锄草,是极好之事。”[注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曾氏把“耕读”教育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其次,曾国藩认为,对子弟进行教育,要力持“勤、敬”(谦恭,恭敬),戒骄、戒惰、戒奢。古往今来家世兴衰,特别是家世衰败有很多。究其原因,曾氏认为与“勤敬”二字有很大关系。他说:“无论乱世治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注4]在事实上也是如此:“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注5]可见,曾氏认为,理论与事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勤敬二字则贯通其中,这是家世兴衰好坏的基本准则。
与勤敬相反的则是“傲惰”。曾国藩认为,教育子弟的关键为力戒“傲惰”。他常说:“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宴起为首。”[注6]并以少时与其弟在乡下卖菜、拖啤车的往事,激发其弟切莫丢弃农家本色。曾国藩已觉察到,曾氏子弟多少已染上了骄傲习气,有的人开口闭口议人长短是非,因此指出这“均非好气象”。他反复提醒在乡下主持家业的弟弟曾国湟,好好管教子侄辈,“勿谓有家人作官,则遂敢于侮人;勿谓已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人。”[注7]在教育子弟戒骄戒惰的同时,曾国藩还主张力戒奢侈。他明确指出:“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首即是,舆马仆人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注9]为此,就应当“力崇俭德,善持其后”。他告诫:“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器,若沾惹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吾忝为将相,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论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治理策略 _基础教育论文.doc
- 试论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社会学分析_基础教育论文.doc
- 试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五个基本关系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语文散文教学方法探讨_基础教育论文.doc
- 试论基础教育领域中英语教师的自主性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外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多维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基础教育差异化均衡发展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多重与互动-教育政策中的制度逻辑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困境和对策研究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有效提高幼儿教师学习质量的管理方法及其制度建设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有效教学“教”的三个向度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有效遏制两极分化,让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不再学而有困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服务性学习的德育价值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多视角解读与反思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二元视角探析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校园体育文化与终身体育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校园文学活动与校园文化的关系_教育理论论文.doc
- 试论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_教育理论论文.doc
最近下载
- 重型车辆事故救援培训.pptx
- 六年级家长会方案最新.pdf VIP
- 久保田D722发动机零件图册.pdf VIP
- 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英)(202210).pdf VIP
- 中文学科论文写作(第三版)卢卓群-第四章.pptx VIP
- 《水浒传》导读封面+第一周任务卡.docx VIP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与运维》 课件 第31-32讲-点焊机器人.ppt
- 北大荒精神专题讲座党史学习教育课件.pptx VIP
- 2024年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PPT课件.ppt VIP
- Find_My_Network_Accessory_Specification__Developer_Preview_R3-高清版操作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