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电磁兼容的电磁原理 传导耦合通道:互连导线,电源线,信号线,接地导线,公共阻抗,电路元器件。 辐射耦合通道:天线与天线,电磁场与线,线与线的感应耦合。 2.1 基本电磁原理 2.2 电磁辐射 一、辐射 其中I:电流的有效值 dz:短导线元 r:由原点到观察点距离 k:波数,2 ?/? E:电场强度(V/m),H:磁场强度(A/m) 二、场区划分 电流元在空间的场分为三个区域: 近区场 中区场 远区场 磁偶极子(磁流元)的辐射 在自然界中,磁流元并不存在,但是一些辐射器所产生的场与假想的磁流元所产生的场完全一致。 所以在分析磁流元的时候,都以假想的磁流元的来分析。 电路性干扰的抑制方法 让两个电流回路或系统彼此无关,信号相互独立,避免电路的连接,形成电路性耦合。 限制耦合阻抗,使耦合阻抗愈低愈好,当耦合阻抗为0时,称为电路去耦。此时要使导线电阻和导线电感都尽可能小。 电路去耦:即各个不同的电流回路之间仅在唯一的一点作电的连接,在这一点就不可能流过电路性干扰电流,达到回路间电路去耦的目的。 电位隔离:电平相差悬殊的相关系统(信号传输设备和大功率电气设备之间)。 电容性耦合也称为电耦合,是由两电路间的电场相互作用所引起。由于两个电路间存在寄生电容,使一个电路的电荷通过寄生电容影响到另一条支路。 电容性耦合(1) 电容性耦合模型 电容性耦合(2) 电容性耦合模型(考虑每个电路的导线与地之间的电容) 电容性骚扰耦合与频率的关系 屏蔽体对电容性耦合的作用1 屏蔽体对电容性耦合的作用2 电容性干扰的抑制方法 针对干扰源和干扰对象 干扰源系统的电气参数应使电压变化幅度和变化率尽可能小; 敏感系统应尽可能设计成低阻及高信噪比的系统; 两个系统的结构应尽量紧凑,并且彼此空间上互相隔离。 电容性干扰的抑制方法 针对减小电容性耦合的措施: 两个系统的耦合部分的布置应使耦合电容尽量小(电线,电缆系统增大间距,导线短些,避免平行走线); 可对干扰源和干扰对象进行电气屏蔽(切断干扰源的导体表面和干扰对象的导体表面之间的电力线通路,使耦合电容变得最小); 将耦合电容彼此对称地连接,抵消耦合的干扰信号,即平衡措施来消除电容性干扰。 电感性耦合也称为磁耦合,由两电路间的磁场相互作用引起。两个电路之间若存在互感,当干扰源是以电流形式出现时,此电流产生的磁场通过互感耦合对邻近信号形成干扰。 电感性干扰 电感性干扰的物理模型 产生磁耦合的条件为: (1)电流I在闭合电路流动,产生磁通为: 电感的值由电路的几何形状和包含场的媒质的磁特性决定。 (2)电路1中的电流在电路2中产生磁通时,两电路之间存在互感M12,其定义为: 电感性干扰 由法拉第定律,磁通密度B的磁场在面积S的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压为 电感性干扰 电感性干扰(明线对明线的骚扰) 屏蔽体对电感耦合的作用 (明线对屏蔽线的骚扰) 屏蔽体对电感耦合的作用 (明线对屏蔽线的骚扰) 屏蔽体对电感耦合的作用 屏蔽体对电感耦合的作用 屏蔽体对电感耦合的作用(屏蔽线对明线的骚扰) 屏蔽体对电感耦合的作用(屏蔽线对屏蔽线的骚扰) 电感性干扰 减小电感耦合的思路有: 导线绞合(双绞线,或线捻合); 减小导线环路所围成的面积,增大两个回路间的距离,可以将互感大大减小。 电感性干扰的抑制方法 为抑制和避免磁耦合干扰,针对干扰系统和被干扰系统可采取的措施: 干扰源系统的电气参数应使电流变化的幅度和速率尽量小; 被干扰系统应该具有低阻抗,高信噪比; 两个系统结构上应尽量紧凑,在空间上彼此隔开。 电感性干扰的抑制方法 针对减小电感耦合的措施有: 减少两个系统的互感(电线电缆),为此让导线尽量短,间距尽量大,避免平行走线,采用双线结构时应缩小电流回路所围成的面积。 对于干扰源或干扰对象设置磁屏蔽,以抑制干扰磁场.干扰磁场可以用铁磁性导体加以排除,也可以用感应的涡流屏蔽; 环境中存在一些短暂的高能脉冲式瞬态干扰,这类干扰具有显著的特征:时间上瞬态、频域上宽带、幅度上较大、骤发性 等,对设备的危害性较大。 瞬态干扰是指时间较短、幅度较大的电磁干扰。常见的瞬态干扰有三种: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浪涌(SURGE)、静电放电(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系统内部产生,在电气设备中普遍存在,通常由继电器、马达、变压器等电感元件等产生。 电感负载开关系统断开时,如果开关触点被击穿,会发生辉光放电(气体电离)和弧光放电(金属汽化),电路被导通,从而在电路中形成瞬时的电流,断开点处产生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会上,校长讲话:开局靠状态,落地靠实干,前行靠合力!.docx VIP
- 山东省鲁信公益基金会信息公开制度.PDF VIP
- ECMO临床应用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秋季新教材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道法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 劳务分包招标文件范本(2025版).docx VIP
- 2025年殡仪服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版矿山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docx
- 中医刺骨术临床高级带教进修班【邀请函】点击下载-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doc VIP
- 刺骨疗法实践报告总结.docx VIP
- 质量缺陷修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