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虚词专题》复习训练.docVIP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虚词专题》复习训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虚词专题》复习训练.doc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则”字与例句中的“则”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非死则徙尔 C.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D.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④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④相同,②⑤不同 B.①③相同,②⑤不同 C.③④不同,②⑤相同 D.④⑤不同,②③相同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B.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中的“所”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某所,而母立于兹 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夫差与之成而去 ④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⑥余闻而愈悲 A.①④/⑤⑥/②③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②⑤/③⑥/④ D.①/②/③⑥/④⑤ 6.下列句中“之”字,按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见相如,必辱之 ②之二虫又何知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作《师说》以贻之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⑥夫晋,何厌之有 ⑦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⑨吾欲之南海 ⑩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A.①④/②⑩/③⑦/⑤/⑥⑧/⑨ B.①④/②⑩/③⑦/⑤⑥/⑧⑨ C.①④/②③/⑦⑩/⑤/⑥⑧/⑨ D.①④/②③/⑦⑩/⑤⑥/⑧⑨ 7.下列句中“乃”字按意义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②乃能衔哀致诚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⑤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⑦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⑧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⑨家祭无忘告乃翁 ⑩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A.①④/②⑥/③⑤/⑧⑩/⑦⑨ B.①④/②⑥/③⑤/⑦⑧/⑨⑩ C.①⑧/②④/③⑤/⑥⑩/⑦⑨ D.①⑧/②④/③⑤/⑥⑦/⑨⑩ 8.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③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④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⑤其一犬坐于前 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⑦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⑧则齐国其庶几乎 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⑩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A.①⑨/②③/⑤⑥/⑦⑧/④⑩ B.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④/②③/⑤⑥/⑦⑨/⑧⑩ D.①⑨/②③/⑤⑥/④⑦/⑧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B.①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②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C.①咸私哂其矫饰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D.①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②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B.①隐于壶山之阳 ②室西连于中闺 C.①待以师傅之礼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D.①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 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主观题 解释下面文段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其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