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情况 - 红河学院.pptVIP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情况 - 红河学院.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情况 - 红河学院.ppt

红河学院参加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情况 全国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于2005年11月19日在复旦大学举行,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的1031份作品参赛,由我校理学院化学系易中周老师指导的梁春花同学的论文《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的研究》入围终审决赛,并获三等奖。 摘 要:以铝盐(Al(NO3)3·9H2O),有机单体为原料,采用凝胶法,在引化剂和催发剂的作用下,使浆料中的铝盐、有机单体交联聚合形成一种有机物高分子网络结构而制得凝胶,经干燥后在高温下煅烧制得纳米氧化铝粉。进而研究了溶液的pH值、铝盐溶解度和高分子有机物用量对凝胶体形成的影响因素。 Nano-alumina were prepared by gel-cating method with Al(NO3)3 .9H2O and organic monomer. Under the catalyst and initiator conditions, the polymer gels were prepared and the nano-alumina were abstained by calcined as-prepared gel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The amount of polymer, as well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Al(NO3)3 .9H2O and the pH value of solvent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 * 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的研究 梁春花1,2 指导教师:易中周 (1云南红河学院理学院化学系,蒙自  661100 2云南红河学院理学院分析测试中心,蒙自 661100) 纳米氧化铝具有强的体积效应、量子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在光、电、热力学和化学反应等方面表现出一系列优异性能,广泛用作精细陶瓷、复活材料、荧光材料、湿敏性传感器及吸收材料等。 高纯、超细、高活性、颗粒度分布集中,团聚力小的氧化铝粉末的应用,不仅能够大大降低烧结温度,节约能源。而且能获得晶粒度细、致密度高的制品。 目前,文献报道了多种制备氧化铝超细粉末的方法。Sol-Gel法作为制备氧化铝粉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及制得的粉末成分均匀等特点;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具有成本低、纯度高、能够大量生产,设备制造简单和工艺流程等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微乳液法、气相法。 但到目前为止,纳米氧化铝陶瓷粉体的制备还是比较困难,一方面,由于纳米氧化铝陶瓷粉体通常是需要经过高温煅烧才可得到稳定相,因而在制备过程中因晶粒快速长大而很难得到α-Al2O3纳米粉体;另一方面,纳米氧化铝陶瓷粉体易于团聚,用一般的湿化学方法(如沉淀法)制备往往会产生硬团聚;因此,需要发展新的制备方法。 本研究利用铝盐、有机单体为原料,在引发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浆料中的有机单体交联聚合成三维网状结构,形成低粘度、高固相体积分数的凝胶体,经干燥及热处理后得到颗粒为纳米级的氧化铝粉末,由于凝胶的形成,金属Al3+离子在溶液中的移动受到了限制,同时,在干燥和煅烧过程中,纳米Al2O3颗粒相互间接触和聚集的机会减少,有利于形成颗粒尺寸小、团聚少的纳米粉体,粉体的性能良好。 1、实验 1.1 材料及试剂 硝酸铝(Al(NO3)3?9H2O、 PVP(分子量20000) 柠檬酸铵(分析纯) 1.2 仪器 电力搅拌机、粘度计、pH计、电热干燥箱、纳 米烧结炉 1.3 实验过程 量取10ml有机单体于100ml小烧杯中,在强烈搅拌下加入PVP-20000(质量分别为0.637g、0.440g、0.300g、0.180g),待PVP-20000完全溶解后再加入0.2g柠檬酸铵,溶解后加入Al(NO3)3?9H2O(质量分别为63.7g、55.0g、50.0g、45.0g)在此过程中,加入的PVP-20000与Al(NO3)3?9H2O的关系为:PVP-20000(质量)/Al(NO3)3?9H2O(质量)×100%(分别为1%、0.8%、0.6%、0.4%)分别用粘度计、pH值计、电导率仪测出相关的粘度、pH值、电导力,在强烈搅拌下加入引发剂,最后加催化剂,在60~80℃的烘箱内放置15~20min,从而得到凝胶。具体的工艺流程见图1所示: PVP-20000 柠檬酸铵 有机单体溶液 硝酸铝 凝胶化(60~80℃) 干 燥 烧结成粉(1100℃) 引发剂 催化剂 图1 纳米氧化铝粉体制备工艺流程 2 、实验结果及

文档评论(0)

caijie1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