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00分试题精讲突破班(刑法总则)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说明:本卷均为不定项选择,一共4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
1.刑法第50条前段规定,判处死缓在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据此,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满2年的不得减为无期徒刑。这在刑法中,属于何种解释?
A.扩大解释 B.缩小解释 C.反对解释 D.补正解释
2.A国商人汤姆劫持B国民用航空器,欲前往C国,但C国拒绝其降落,后无奈迫降中国。对汤姆的刑事责任问题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依据保护管辖原则,适用中国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依照普遍管辖权原则,适用中国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D.依据属地管辖原则,适用中国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3.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08-2-1)
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4.甲因家中停电而点燃蜡烛时,意识到蜡烛没有放稳,有可能倾倒引起火灾,但想到如果就此引起火灾,反而可以获得高额的保险赔偿,于是外出吃饭,后来果然引起火灾,并将邻居家的房屋烧毁。甲以失火为由向保险公司索赔,获得赔偿。对于此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就放火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
B.就放火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C.就保险诈骗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
D.就保险诈骗罪而言,甲的行为属于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5.杨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l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杨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盗窃罪 B.抢劫罪
C.绑架罪 D.抢劫罪、绑架罪
6.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张三独资设立一家一人公司,该公司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李四独资设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该企业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7.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于自信的过失
D.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疏忽大意的过失
8.下列关于因果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赵的仇人赫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甲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赵的死亡和甲的追杀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便将其送到医院,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导致程某死亡。丙的行为和程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丁以杀人故意对赵某实施暴力,导致赵某遭受濒临死亡的重伤。赵某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医生存在一定过失,未能挽救赵某的生命。丁的行为与赵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9.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
10.下列有关犯罪预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犯罪预备既可以是为了自己实行犯罪而预备,也可以是为了他人犯罪而预备
B.实施预备行为后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的,属于犯罪预备
C.犯罪预备阶段的行为既可能成立犯罪中止,也可能成立犯罪预备
D.对于预备阶段的中止犯,除了适用中止犯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点集拓扑试卷(三).pdf
- 电子线路学习方法(八)第三讲电感电路分析方法(下).pdf
- 范进中举教案(五)人教版.doc
- 分数除法试卷.doc
- 分子晶体_原子晶体复习学案.doc
- 附件1: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5年4月考试日程表.xls
-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 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势1【更多资料下载关注@公务员考试资料库 】.doc
- 高一物理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教案.doc
-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三全套复习学案.doc
- 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及答案--免疫调节(二)34.html).doc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