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短脉冲激光与氟化锂晶体的相互作用研究
李晓溪1、贾天卿、冯东海、孙海轶、徐世珍、李成斌、徐至展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光光学实验室,上海,201800
摘要:本文利用烧蚀面积与激光脉冲能量的线性关系确定了氟化锂的破坏阅值,同时研
究了800nm超短脉冲激光作用下氟化锂的破坏阂值对激光脉宽的依赖关系,利用雪崩击穿
模型,解释了实验结果,并探讨了氟化锂的烧蚀机理。利用泵浦-探针超快探测平台,研究
了氟化锂破坏过程中导带电子密度的变化过程,并讨论了导带电子光吸收机制。
关键词:飞秒激光,氟化锂,破坏阂值,雪崩模型,超快动力学
0.引言
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超短脉冲激光与透明介质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实验和理论
研究,~泛关注的课题【1.5】。入1『1.tiJf究发现在长脉宽领域,材料的烧蚀阈值与脉宽的二分之一
次方成正比,并推出激光烧蚀主要由热传导过程控制【6,7I。但是在超短脉宽领域内,实验发
现了较大的偏离:随着脉宽的减小,有的实验小组发现阈值增大【6】;有的实验小组发现阈值
缓慢变小【8】,并推断材料是由雪崩击穿导致破坏的。因此,研究材料的破坏阈值与脉冲宽度
的依赖关系对于说明激光对材料的烧蚀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氟化锂透明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窗
口材料,受到了人们,“泛的关注。但是在超短脉冲领域内氟化锂的烧蚀阈值与脉宽的依赖关系
还没有报道。同时对于氟化锂I;{『的烧蚀过程,人们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1.实验安排
实验采用钛蓝宝彳i激光器,输出波长800nm、脉宽45fs。线偏振激光透过半波片,再由偏
振片反射,通过旋转半波”I叮以得到0~0.7mJ连续改变的脉冲能量输f{{。采用非线性光学玻
璃(zF6)对脉宽进行旌窝,可咀得到从45fs到800fs之间变化的一i同脉宽。激光经过凸透镜
um。氟化锂样品为直径lOmm.厚度Imm
聚焦后照射舀!利料的前袭丽.束腰’卜径mo约为14
的圆片,双l酊抛光,表面的平均粗糙度约10nm。我们利用扫描电镜和原予力显微镜对不同能
量的脉冲激光熙{射下样品表面的烧蚀斑进行了测量,以确定其绝对烧蚀阂值。采用原位散射光
探测法我们测量了材料的烧蚀闳值与脉宽的相对依赖关系。同时,利用泵浦.探针平台,我们
探测了烧蚀过程中氟化锂晶体内导带电子的变化过程。
2.结果和讨论
2.1烧蚀形貌
已有的研究表明,在皮秒激光领域,当激光强度很低时,材料表丽H{现轻微的烧蚀斑,当
ablation”)
激光强度较高时,表面会形成租糙的烧蚀坑。并由此提出了“轻微”烧蚀(“gentle
ablation”)的概念。在飞秒激光领域,我们观察:lJJT类似的情形。如图
和“重”烧蚀(“strong
所示:图l给出了一个典型烧蚀坑的形貌。烧蚀坑的边缘就是类似“轻微”烧蚀的现缘,而中
央就是明显的“重”烧蚀形貌。在图2的烧蚀侧面图中我们在烧蚀坑的底郏观搿到条纹的出现,
我们认为这是存烧蚀末期能量波动以及激光线偏振性等因素引起的。利用蟓‘】二力疆微镜我们得
到了材料的烧蚀体积对激光强度的依赖关系。实验发现,在激光能量稍高+r烧蚀闭值时,材料
的烧蚀体积迅速增加,S.Guizard等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9】。随后,材料的烧蚀体积0激光
强度近似成线性关系。
corn
李晓溪:tel:021E-mail:Ixxbrooklet@163
1027
*^q●啊㈣
12J/cm2
目I”咖*^m*T氟“镕∞女*m#,nm
目2IOOnm.456T蕾m斑蚀班的《面轮廓目
2.2损伤阈值与破坏机制
透明介质的破坏蝌值是材料与撒光的相互作用研究中的热点,对材料到达闻值点的判定大
致有三种方法一是采剧原位敞射光探测法.观察足荐有等离子体£ll现一二是样品取下后在显
徽镜F观察是否有永久性损伤;还T卜一剥t是参考文献【lO】提
文档评论(0)